甘肃省监狱管理局兰州医院医师李军赴合作监狱挂职的56天

发布时间:2020-04-24 11:45:35     

警徽高悬标使命 白衣着身显担当
——省监狱管理局兰州医院医师李军赴合作监狱挂职的56天

       从事特殊的职业,面对特殊的群体,有一种奉献叫做坚守,有一种行动叫做忠诚。
       他是一名警察,也是一名医生;他即承担着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神圣使命,又肩负着对罪犯实施疾病救治的责任担当。他就是甘肃省监狱管理局兰州医院外科主治医师李军。

政治素养源动力  工作态度显效能

  2019年10月,经组织决定,李军被派往合作监狱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刚来到合作便出现了头痛、胸闷等高原反应症状,但他知道,自己是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领导的嘱托来工作的,作为一名党员,再加上所从事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允许自己有半点懈怠甚至是退缩的消极心态。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甘南精神”是他来到合作后汲取到的第一股政治能量和精神动力,也是在“甘南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他很快克服了气候、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为适应监狱罪犯医疗模式不断发生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根据监狱病犯情况及病情结构特点,李军积极推行“医疗巡诊”工作方法,简化罪犯就医程序,不但减轻了监区民警的工作压力,罪犯患病时也能得到及时诊治。

  李军深知防疫消杀灭菌工作对人员密集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加大了防疫消毒力度,对公共区域的消毒力度由以前的每周3次增加到每天1次,有效预防了部分季节性、传染性疾病在罪犯之间的交叉感染和传播,有效遏制了狱内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规范罪犯“医疗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严把入监体检关,积极和狱政科沟通,督促送犯单位规范体检资料,对新入监罪犯进行严格的资料审查,对患有传染病、慢性疾病及外伤史的罪犯,以“何时、何地、何因、何病”为主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造册登记,做好证据保全工作,为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排除隐患。

有的放矢强硬件  科学研判补短板

  在医务所缺医少药、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现状下开展工作,李军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他暗下决心,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要视艰苦为锻炼、变压力为动力,于是他边工作、边了解,很快就对监狱医务所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掌握,并制定了科学详细的改造计划,推行“小脚大步”的工作方法。在监狱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相互配合下,他对医务所现有的医疗用房进行了重新设置布局,增添完善了药品的种类及数量,改进了以往罪犯患病的诊疗模式和流程,建立健全了“慢病管理”台账和动态监测机制,对重症病犯及传染病犯进行了摸底登记、实行系统化分类管理。当他发现有几名糖尿病犯长期服药,却无法检测血糖变化时,立即向监狱提出了购买血糖仪的申请,很快血糖仪就买回来了。

  “哎!服了这么长时间的降糖药,今天总算是测量了一次血糖,这下好了,以后我就可以定时测血糖了,这样吃药心里也就有数了,”这是一名糖尿病罪犯在测量血糖后激动地说出的一句话。

  在罪犯眼里,李军是一名仪容严肃的警官;在病人眼里,他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医生。在李军精湛医术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下,合作监狱外出就医和住院治疗的病犯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疫魔无情人有爱 舍“小家”保“大家”

  2020年新春伊始,李军正在趁着宝贵的春节休假机会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当疫情发生后,敏锐的职业本能使他立即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不论是作为警察的责任使命,还是作为医生的职业担当,都不容他有太多的考虑,他主动放弃休假返回了工作岗位,驱车3个多小时赶回合作监狱,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当中……

  在狱外执勤14天后,考虑到合作监狱缺少医务人员,李军主动请战到狱内继续执勤,而这一执就是42天。由于在狱内只有他一名医生,因为是医生,所以他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始终在最前面,不论是在哪里执勤值班,他都恪尽职守、严谨仔细、任劳任怨。从防疫知识宣讲到心理疏导干预、从环境消杀灭菌到疾病诊断治疗,他总是按照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完善每一个工作环节。

  “才让扎西,根据两周时间的隔离观察,你现在体温恢复正常,可以被解除隔离了”,“谢谢警官,曼巴挂珍吉(藏语‘十分感谢大夫’的意思)”。这是一名罪犯被解除隔离观察时和李军的对话。该罪犯因发热、咳嗽被收入发热隔离区进行留观治疗,连续二十多天出现间歇性发热,因为是疫情特殊时期,到底是“治”还是“送”?如果治疗,按照监狱现有的医疗条件,连最常规的检查都无法进行;如果是转送的话,按照当时的疫情防控流程,转往上级医院也存在诸多风险。经过对病犯进行详细的查体后,鉴于病犯在狱内根本就没机会接触到传染源,李军果断决定将该罪犯进行隔离治疗。在该罪犯隔离治疗期间,李军每天对其进行定时测温和查房,还到隔离区对病犯发药、输液,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通过心理疏导、医学知识讲解等方式消除了病犯的思想顾虑。在李军的精心治疗下,才让扎西最后痊愈,身体康复的喜悦使他由衷地对李军说出了“曼巴挂珍吉”。

  “军儿,你在里面值班,在给别人治病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注意安全”、“爸爸,我想您了,您什么时候回来教我写字啊?”……当每天听到家人的关怀和孩子稚嫩的声音时,他同样感到很是焦急、担忧和牵挂亲人。为人子亦为人父的他,知道此刻自己应该陪伴在家人身边去照顾他们,但作为一名警察、一名医生、一名党员,他别无选择,只能是舍“小家”而顾“大家”,因为他永远都懂得“有国才有家”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56天的时间,对李军来说这段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特殊日子令他终生难忘。他在危险中体现出担当、在艰辛中收获着快乐、在汗水中表现出坚强、在平凡中彰显着伟大。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间6个月的挂职锻炼结束了,在合作监狱工作和生活的岁月里,他付出了艰辛、收获了快乐,他抛洒了汗水、增长了知识。他以责任和担当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以勤劳和汗水完成了一名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以努力和微笑永葆着一名白衣天使的职业本色。(记者 王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