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10月19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一起跨国离婚案件借助“云上法庭”开庭并当庭调解结案。该案原告田某现身处德国,因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回中国,城关法院通过互联网远程线上开庭,“跨国”化解了这起婚姻纠纷。
2016年,原告田某与被告洪某登记结婚。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双方感情基础不牢,常因琐事争吵不休,感情确已破裂,且一直处于分居状态,遂向城关法院起诉离婚。
“喂,您好!是城关法院立案庭吗?”通过电话,法庭干警得知来电者系田某,现在德国居住生活,不能回兰州办理立案手续。立案庭干警得知其困难后,通过电话告知当事人邮寄立案所需材料。
2021月7日,城关法院收到由原告田某邮寄的离婚诉讼材料,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就这样,法院在田某本人未亲自前往法院的情况下受理了该起离婚诉讼。
案件受理后,城关法院通过电子送达的方式将受理案件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诉讼材料送达田某。经法官沟通,双方当事人均同意使用互联网庭审的方式开庭。
10月19日14时,田某在德国,洪某在城关法院,一场跨国离婚云上庭审就此开始。审判员、书记员和原、被告的视线都集中在屏幕上,双方的距离瞬间被拉近,一场依托于“云上法庭”庭审系统,完全满足实时开庭、举证、在线签名、全程录音录像等功能的远程视频开庭就此展开。
庭审中,当事人通过APP小程序与法庭实时沟通、发表意见、展示证据材料、确认笔录,法官有序组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在原、被告“隔空”对话的同时,主审法官运用丰富的调解经验加以耐心引导、劝解。经过一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原、被告最终达成了离婚协议,双方均同意离婚,案件圆满解决。
随后,书记员将调解笔录通过“云上法庭”系统线上发给田某、洪某,在法官的见证下在线签字确认,原、被告双方当庭拿到调解书。至此,这场跨国纠纷终于了结。
近年来,城关法院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务、提高信息化审判质量,始终坚持“线上+线下”的庭审方式,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