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法院化解一起鱼池承包合同纠纷案始末

发布时间:2021-07-06 21:35:06     

让群众感受到法治温暖

——华亭法院化解一起鱼池承包合同纠纷案始末

“多亏法院的法官们,只用一上午时间就把村里积压两年的矛盾纠纷给解决了,鱼池的旅游项目建起来了,村民的好日子就更有盼头了。”近日,华亭市法院策底法庭通过巡回审判和深入现场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困扰山寨乡景坪村村民委员会多年的鱼池承包合同纠纷案,让群众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2016年10月,被告李某与原告景坪村村民委员会签订《鱼池续包合同》,承包位于景坪村新庄社的村集体资产(鱼池)从事渔业养殖。承包合同期满后,经乡政府和原告多次告知李某本人及家属,要求尽快清理鱼池并交回村委会,但被告称2018年村上修路时堵塞公路排水渠,导致鱼池排水不畅致鱼死亡,他未能得到相应赔偿,拒绝交回鱼池。在多次催收无果的情况下,村委会将李某起诉至华亭市法院。

2021年,华亭市法院策底法庭受理了此案。了解到该涉案鱼池周边山青水绿,环境宜人,已被专家评估立项开发为渔业休闲旅游观光项目,因这场合同纠纷迟迟不能动工,合议庭决定开展巡回审判。6月18日,承办法官会同村干部前往距离法院20多公里的现场组织开庭。庭审中,法官主动向双方明理释法、分析利弊,经过一番耐心调解,打开了李某的心结,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至此,一场“法院+村委会”协同配合的调解战,在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基础上圆满落幕。

“鱼池合同纠纷圆满解决是法治护航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法官邓素珍说,近年来,华亭市法院构建以基层法官、“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村民委员会、义务调解员等多元配合调处矛盾纠纷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架构,积极打造“枫桥式”综合调解平台,形成推进基层维稳的合力,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