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参加了由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全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视频培训班,并进行了授课。
培训班上,兰州中院知识产权庭的法官张茜,结合我省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审判实际,从品种权纠纷法律规定、兰州中院品种权纠纷审判历程、现阶段品种权纠纷审判困境、品种权纠纷审理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并对兰州知识产权法庭所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类讲解,对品种权人举证难的困境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加强与农业行政部门协同合作,发挥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的合力,加大品种保护力度的意见建议。
据悉,参加此次培训班并授课是兰州知识产权法庭与农业行政部门交流协作的体现。在宣传法庭审判工作的同时,加强了与业务对接行政机关的紧密联系,构建了种业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协同联动的平台,为推进植物新品种权审判职能的发挥,扩大植物新品种权司法审判的影响力,提升品种权保护的合力作用,营造尊重权利、诚实信用的种业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
为进一步提高执行干警业务能力,12月11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与集约送达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执行指挥中心召开送达系统学习交流培训会。
培训会上,送达中心的工作人员就送达系统的相关功能、使用方式、注意事项等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并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现场教学。在认真听取讲解后,部分干警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对在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和交流,切实提升了个人对送达系统运用的熟练程度,为执行工作起到了增效减负的效果。
据悉,城关法院执行局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学习和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执行干警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能力水平,促使干警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工作形势及信息化的办案要求,夯实执行长效机制,全面把住案件质效关,紧绷为民服务这根弦,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
为进一步推动“智慧法院”建设进程,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诉讼中心自11月30起开展原计划为期半月的中国移动微法院(标准版)演练操作,现已提前一周于12月9日完成全部演练内容。
此次演练涵盖民事、执行共计13个微法院新功能,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法院在测试中交出满意答卷,诉服中心干警加班加点反复研究操作手册,推演操作流程,面对类型多样的全新功能板块迎难而上,高度配合省法院指导安排,及时反馈解决问题。在诉服中心干警们的不懈努力下,成果喜人。
据悉,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开展“一站式”工作的重要平台之一,是在疫情尚未完全好转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开展法院工作“无接触化”的创新之举。下一步,麦积区法院将积极推进该功能运行,进一步夯实全院重质量、高效率、体民心、为民意的工作态度,将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深入贯彻落实。(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