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人民法院将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工作强劲动力

发布时间:2021-06-04 10:40:20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生动实践

——镇原县人民法院将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工作强劲动力


(Y,文_图)《深耕“马锡五审判方式”的(9165934)-20210604103800

巡回法庭在太平镇大塬村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5月21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黄建国 摄

夏日的镇原,树木葱郁,麦田迎风展浪。田间地头解难题、村民炕头唠家常、村委大院解民忧、走访企业忙普法,到处活跃着镇原县人民法院干警忙碌的身影。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镇原县法院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在全市法院率先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九项举措,为“马锡五审判方式”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贴身贴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具体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执法办案的强劲动力,让法院干警俯身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巡回审理 解纷普法面对面

“我代表41名当事人感谢法官冒雨来到村里,现场解决了我们的闹心事……”日前,镇原县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一起因施工方拒绝退付村民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引发的群体性合同纠纷案,最后一名签收5576元补助款的镇原县三岔镇周家庄村村民柳俊峰感激地说。

柳俊峰的一席话,体现了群众对镇原县法院这种“巡回审理+普法宣传”标配模式的认可。

这起纠纷事发多年,原告人数众多且诉求不一。办案法官数次深入村组调查了解情况,核实农田面积,厘清台账数据,最终为41户群众追回了9万多元的项目补助款。

案子审结后,对于群众的疑虑和困惑,法官结合民法典等有关法律规定,就国家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招标实施事宜,向在场原、被告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释法明理。 

在孟坝镇孟坝村,黄花菜被挖毁,叔侄间因土地纠纷起争执。法官来到村子,巧用亲情感化进行调解,最终定界止纷,弥合叔侄亲情。这种心中有民、脚下沾泥的巡回办案就地审理方式,为基层群众所喜闻乐见。

民有所呼,法院有所应。教育整顿中,在征集到乡村群众期望加强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这一提议,镇原县法院顺势而为,要求案子在哪办,就在哪普法。常态化巡回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案说法、法官讲法等活动,通过向旁听群众进行法治宣传,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多元解纷 司法服务更亲民

5月14日,一件民间借贷案在镇原县法院开庭审理。

与以往庭审模式不同的是,偌大的法庭只有原告及其代理人,远在深圳的被告,出现在法官面前的一方显示屏里。这是法官张满龙年内第三次利用“云上法庭”审理案件。40分钟后,庭审结束,法官宣布案件择日宣判。

法庭搬到了云端,但司法依然扎根于群众之间。以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为支撑,镇原县法院“云上法庭”让原、被告双方及代理人出庭更为方便,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亦极大地减轻当事人诉累,真正做到了司法便民利民。

“没收一分钱诉讼费,也没有见到法官,案子就在调解室办妥了。”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张女士平生第一次走进了法院。谈起自己的打官司经历,张女士觉得颇为顺利。

上午起诉,下午组织调解,次日张女士就拿到了6万元借款本息。

“打官司耗时费力”是当事人普遍认知。为此,本着“快审快结”的思维,镇原县法院大力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对于一些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清晰,案情简单的纠纷,积极组织诉前调解团队予以化解。

据统计,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镇原县法院通过诉前调解化解各类纠纷56余件。此外,在线调解、金融纠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等多元解纷机制的深入运用,更好地回应了当地群众对司法为民新期待和新要求,让每一个当事人切身感受到司法的亲和力。

“剑”指积案 专项执行再发力

4月27日,镇原县临泾镇祁焦村俩兄弟焦某甲、焦某乙的土地纠纷案,终于和解执行。

2007年,焦某乙用0.48亩土地兑换焦某甲0.38亩土地,后焦某乙强行耕种他的0.48亩土地,俩人因此发生冲突。法院判决焦某乙返还焦某甲0.38亩土地。因焦某乙已在涉案地块建房居住,且申请人焦某甲心理期望过高,该案历经六年未能执结。

执行干警始终没有忘记这个“骨头案”。2021年4月,得知焦某甲身体欠佳,干警联系有关部门为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深受触动的焦某甲同意在合理范围内调解结案。

加大执行力度,以真金白银的实际兑现取信于民,是镇原县法院在全县政法队伍教育顿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该院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某砖厂因倒闭破产,无力偿还申请人3.4万元砖款案件被搁浅。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伊始,法院执行干警立即对该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后以盘活砖厂闲置资产为切入点,提出“以车抵债”方案,躲避已久的被执行人刘某,得知自己即将被法院公开曝光,匆忙现身表示尽快归还对方借款,使得一起看似执行不能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得以顺利执结。

为确保专项执行取得实实在在成效,镇原县法院提出了“三个一”举措,即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穷尽一切措施。随着失信曝光、限高、拘留等强制措施的实施高压态势下,20多件标的累计逾百万元的疑难复杂积案得以执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如火如荼开展,法院安检窗口登记速度加快了,立案窗口多了几幅老花镜,诉讼服务中心立了台大型饮水机……点滴的变化,无不透露着镇原县法院人坚守初心担使命、服务群众办实事的为民情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黄建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