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模范法官滕文祥

发布时间:2021-05-28 10:43:39     

用无悔付出追求公平正义

——记全国模范法官滕文祥


他,耐心细致,办理案件的数量和质量都无可挑剔;他,敢于担当,始终牢记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他,清正廉洁,用无怨无悔的付出追求公平正义。

他,就是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滕文祥,20年来坚守在重大刑事案件审判一线,忠实履行一名法官的职责使命。他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2次、二等功2次,2020年荣获“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审慎细致办铁案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作为一名刑事法官,滕文祥既深知效率是法院工作的主题,更清楚质量乃刑事审判的生命线。

他出色承办了多起被公安部重点挂牌督办的重大、复杂案件;主审了全市首例“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他审理的上百起重大、疑难、复杂命案,无一例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违反法定程序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无一例因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以及适用法律发生错误而被上级法院改判。

2017年5月,白银中院受理了一起被公安部重点挂牌督办的杀人、强奸案。院党组研究决定,将这副重担压在滕文祥肩上。在接手案件的那一刻,滕文祥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严把事实证据关,力争将该案办成经得起法律、历史检验的铁案。 他4次进京赴省,就物证方面的有关疑难问题,向知名法医、鉴定专家真诚请教;就法律适用方面的复杂问题,向知名法官、法学专家虚心咨询。他认真查看了上百个侦查阶段讯问被告人的视频,反复阅读了20多册近百万字的卷宗,拟制阅卷笔录和庭审提纲300多页、20余万字,撰写20余万字的审理报告和裁判文书。该案被最高法院和中央电视台评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心系百姓解民忧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勿以善小而不为”。滕文祥时刻不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维护人民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甘肃省司法救助实施办法》一经颁布,滕文祥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落到实处,一定要努力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暖。

他为了让儿子被罪犯致死而导致生活困难的老人摆脱困境,一次次到村委会收集生活困难材料,一趟趟来往于上级机关的救助审批机构,一遍遍完善填报、送审材料;他为给被害人近亲属多争取一点司法救助款,在领导面前慷慨陈词时泪流满面、几度哽咽。他经常资助弱势群众,为贫困当事人或其亲属买饭、买车票,他心里始终装着百姓的疾苦。经常有当事人或其亲属将一面面锦旗、一块块牌匾、一封封感谢信送到他手中,但都被他婉拒,他总是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人民。”

清正廉洁护法威

“公生明、廉生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履行审判职责时,滕文祥始终坚持独立思考,不受来自法律规定之外的影响。

滕文祥是土生土长的白银人,社会关系虽多但终不为其所累,有时有领导、老乡、同学、朋友,因为案子找到他说情,他从不通融。他常说:“既然我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法徽。”

滕文祥在承办一起上诉案件时,发现原审将其中一名未上诉被告人重罪轻定、重刑轻判,而这名被告人正是他老邻居家的孩子,心虚的老邻居在打听清楚承办法官后拉上亲朋喜滋滋找上门打招呼拉人情,但滕文祥却不留情面的回绝了。最终,滕文祥向原办案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并将该案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加刑处理。

鲜花与荆棘相伴,阳光和风雨共存。“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耐得住清平和寂寞。”多年来,滕文祥在人情与法律之间、困难与压力面前,始终坚定的悍卫着法律的神圣和尊严。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滕文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紧密结合审判工作,认真履职尽责,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