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把脉问诊 找准问题强力整改
——高台县法院扎实开展案件评查推进教育整顿查纠整改走深走实
“判决的无罪案件,重点评查无罪判决的程序是否合法,理由是否充分。”
“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重点评查延长或扣除审限的事由是否充分,审批程序是否规范。”
……
这是高台县人民法院党组成立的9个专班开展重点案件评查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高台县法院精心谋划部署,全方位、多角度教育引导干警把脉问诊找准“病灶”,增强查摆问题的主动性,查纠整改工作扎实推进。
把脉问诊找准“病灶”
自由裁量权是赋予法官在合法范围内进行合理选择的一种权力,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则能实现个案公平正义,如被滥用,则极易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高台县法院党组按照找准“病灶”、检视“病因”、深挖“病根”的原则,组织员额法官对近年来在执法办案中对同一类案件根据自由裁量权作出不同处理,导致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认真查找自身在案件办理中自由裁量权运行是否得当、是否存在超审限、量刑不平衡等问题。
针对近年来高台县法院涉诉重点信访案件,通过核查、评查,深入剖析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依法纠正错误裁判,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各项业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通过精准高效开展线索核查调查,精准兑现“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确保自查自纠工作有序推进……
记者了解到,高台县法院党组成立重点案件评查、信访案件清查、线索核查调查等9个专班,对近年来一些重点案件进行全面排查或评查,为自查自纠奠定基础。
开展谈心谈话检视“病因”
高台县法院通过召开动员会,按照“七必谈”要求,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同时,组织干警深入学习“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和相关文件精神,重点解读自查从宽情形和被查从严情形,通过正反两方面宣讲,切实提高全体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思想认识。
执行案件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人情案?是否存在受贿现象?高台县法院紧盯办案关键节点,针对法院执行庭案件多、执行难的实际,法院班子成员及时与3名执行庭负责人谈心谈话,帮助检视问题,推进查纠整改。
“建议加大政法干警‘六大顽瘴痼疾’行为查处力度,建立一支纯洁的政法队伍……”5月11日,高台县法院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及服务对象等15名社会各界代表,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意见建议,开门整改让群众参与,进一步推进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
“通过政治教育、英模教育、警示教育和政策宣讲,引导我们打开心结,消除疑虑,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高台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张蕾说。
查纠整改和提升工作双促进
“之前撂荒的土地,现在已经全部耕种,多亏了法院执行局的干警们,为我挽回了经济损失……”5月16日,高台县法院执行干警在对一起土地流转经营权纠纷先予执行案件回访时,村民夏某激动地说。
2015年1月1日,夏某与高台县南华镇某村村民签订了为期11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共计流转了1139.87亩耕地。其间,由于租金未按时支付等因素,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在双方未依法解除合同的情况下,该村村民将土地租赁给了第三人范某,合同签订后范某就向农户支付了租金。春耕时节,夏某与范某因耕种土地发生纠纷,该村村民参与其中阻挠夏某耕种,纠纷在田间地头愈演愈烈。经夏某申请,高台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作出先行裁定书,确定村社及第三人范某停止侵害夏某经营流转土地的行为,不得阻扰申请人耕种土地。裁决作出后,纠纷并未平息,夏某随即申请强制执行。
高台县法院接到夏某强制执行的申请后,向社长及村民送达执行通知书并告知其权利义务,解释相关法律规定。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情”“理”“法”耐心说服教育,最终村民及范某承诺不再阻扰夏某耕种,一起纠纷就地化解。
记者了解到,针对高台县春耕期间涉农纠纷、涉民生案件较多的实际,高台县人民法院在全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春耕备耕”专项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高台县人民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96.51%,全院案件执结率达59.52%。 位居全市前列。
高台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齐焕表示,将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去弊除疴、惩恶扬善,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