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两级法院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8月18日,文县法院干警正在清理院内泥沙。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宋君 摄
8月11日以来,陇南市遭遇连续性强降雨、暴雨侵袭,次生灾害不断。文县、武都区、康县、宕昌县等县区,接连出现由强降雨天气引发的暴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全市面临严峻的防汛压力和挑战,市委市政府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制定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了抢险队,各相关部门和抢险队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履行岗位职责,采取各类防汛抢险措施,定期开展防汛检查,各驻村帮扶队就地开展防汛抢险工作。
“目前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全市法院各部门、各抢险队以及各驻村帮扶队决不能麻痹大意,要继续做好防汛抢险各项措施,定期排查汛期险情,及时排除各类风险,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严阵以待接受汛情检验,确保安全稳定度过汛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陇南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剑勇指示。
武都区法院
闻 汛 而 动
连日来,由于暴雨引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对武都区三河、两水法庭造成了损失和危害。8月17日,武都区法院党组班子先后前往受灾的基层法庭,实地查看了法庭遭受的损失和面临的危险,由于法庭背靠山体,面临泥石流和滑坡的危险,工作人员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汛情动态,确保当事人和干警人身安全。
同时,武都区法院各基层法庭严守防汛纪律,严格执行全天候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特别是做好夜间的值班工作,确保防汛指令信息通畅,严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上报;各基层法庭对辖区因汛情引发的矛盾,早受理、早化解,对辖区群众因灾情导致的诉讼不便问题向当事人做好解释说明,并引导群众利用“移动微法院”开展网上诉讼工作,切实维护好辖区和谐稳定。
康县法院
闻 汛 奋 战
受连续性降雨天气,暴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不断,康县法院积极采取有力举措扎实做好防汛工作,制定了《康县人民法院防汛应急工作预案》,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同时,扎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准备了雨衣、雨鞋、铁锹、饮用水及食品等抗灾物资,安排好6辆防汛车辆,由专人负责,如遇灾情,做到及时到位、迅速出动,按时按点到达指定位置进行防汛救灾,确保了防汛抢险工作顺利进行。积极组织干警排查县法院办公楼、基层法庭、法官干警家庭财产、住房安全隐患,并给予必要帮助,进一步落实好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在大力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狠抓执法办案不放松,妥善安排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指标完成。
文县法院
闻 汛 自 救
8月10日至17日,文县经历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山洪暴发,江水暴涨,多次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17日下午3时许,洪水涌入法院院内,泥石流冲至诉讼服务中心,堵塞法院大门,办公楼内干警、当事人无法出入。
灾情发生后,文县法院党组及时组织干警成立防汛救灾突击队,将办公楼内被困群众及部分干警有序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在危险区域拉起安全警戒线;组织干警装沙袋,堵缺口,堵漏洞,在法院周边垒起防护带,防止洪水泥石流再次侵入,将灾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在全体干警共同努力下,目前所有被困人员已撤离至安全地带;院内泥沙积水已清理,法院周围已垒好防护沙袋,做好防汛准备。(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 治 通讯员 李关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