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曹治 通讯员 李英)11月2日0时10分,正在文县人民法院姚渡大桥疫情防控监测点执勤的法警韩鹏飞,看到登记信息的司机陈师傅一脸疲惫,进一步询问才知道他开了一天车,到深夜还没有吃饭。韩鹏飞立刻将陈师傅带到防控点的简易帐篷里,给他递上了方便面、火腿肠、面包和矿泉水。
据了解,陈师傅11月1日从姚渡镇出发过境文县前往外省,当时执勤人员曾劝其返回,但陈师傅说这单设备运输合同很早就定下了,他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想去试试,结果还是在陕西境内被劝返,他担心核酸检测报告过期不能回家,一直忙于赶路,已经饿了整整一天。热乎乎的泡面驱走了寒意,陈师傅觉得很温暖,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
按照县委安排部署,文县法院于10月23日抽调5名法警,由综合办公室政委羊晓木带队,前往姚渡大桥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联合卫生防疫等部门开展疫情防控执勤。姚渡大桥处于甘肃、四川、陕西三省相接地带,是甘肃的“南大门”,也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更是“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抽调的法警深知责任重大,当天到岗后立刻展开工作。
扫码验证、体温检测、信息登记、查验核酸检测报告、外来劝返……他们认真细致地做着每一项防控工作。羊晓木是一名老党员,在“疫”线始终冲在前面,当起先锋、做起表率;何超是名退伍军人,在工作中总愿多干一点,丝毫不丢军人本色;韩鹏飞、何鸿霖、卢佳伟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在执勤中不怕苦、不喊累,彰显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深秋季节,文县的雨水格外多,有时候临夜下雨,雨水打湿了衣服,他们跺跺脚继续工作,在寒风中仔细核对车辆信息,进行体温测量,提醒驾乘人员佩戴好口罩并“扫码”,严格查验核酸检测报告,耐心解答过境车辆的疑问,确保不漏查一人、不漏放一车,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24小时轮班上岗,尽职尽责,把牢重要点位,守住关键防线。截至目前,监测点共查检车辆1500余辆,查验人员3100余人次,劝返车辆120余辆,展现了防疫一线最美的法院“警色”。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