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铸魂迸发活力凝聚合力
——金昌中院着力构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审判、执行工作岗位上,将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品牌创建的出发点,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强执行的工作目标。近年来,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盯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这一目标,聚焦“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思路,以“12362”党建工作机制为主线,全面加强两级法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党建格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促进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相融共进、全面过硬,实现“六保六强”新目标。
金昌中院党总支连续12年被评定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支部均为市级以上党建示范点,探索创新的“五化同步”经验做法被评定为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为法院系统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金昌样板”。在党建引领下,金昌市两级法院审判质效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党建工作、“9851”执行模式、法官联系点等 10余项经验做法在省级部门以上会议作了交流。金昌中院先后荣获“基本解决执行难”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法院”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
“多点发力”释放新动能 做优机关党建
“没有离开党建的业务,也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只有紧密结合、有机融合、同频共振,才能为审判质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金昌中院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凝心铸魂工程,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释放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强大动能。
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政治轮训、专题培训、岗位练兵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重行重效。严格落实党组抓政治建设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建立党组成员党建联系点和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坚持月督查、季评优、年考核,做到考核考党建、评议评党建、使用干部用党建。制定出台《党组工作规则》等制度办法82项,制定新时代加强全市法院党建工作“六项措施”和“六项制度”,探索提出“12362”党建工作新机制,较好解决了党建工作“怎么抓”“谁来抓”“抓什么”及“着力点”等关键问题。
为培树打造特色品牌,金昌中院紧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探索创建“诉讼服务示范岗”“办案能手示范岗”“公平正义示范岗”等党建品牌,实行“五心三承诺”“四好一多”等党建工作法,形成了“支部有品牌、小组有特色、党员树旗帜”的党建格局。围绕服务保障全市“两区两城两融合”发展战略,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先后推出“全国巾帼文明岗”“执行成果巩固提升先锋岗”等特色品牌,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推进一体化、配备专职化、品牌嵌入化、管理信息化、融合多元化的“五化同步”目标。
“多轮驱动”打造新格局 做强系统党建
“非常感谢联系法官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服务,没想到烦心事儿这么快就化解了。”这是居民曹某由衷的感叹。
去年隆冬,邻居李某家中水管爆裂造成楼下曹某屋顶墙面严重损毁。昔日邻居为房屋修缮赔偿款争执不下,社区调解员难以调和。联系法官召集社区工作人员、双方当事人及同楼栋邻居参与调处,以“群众说事、法官讲法”的形式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李某当场履行赔偿款,促使纠纷妥善化解。
金昌中院注重加强审判执行机构、人民法庭、审判执行团队的政治建设,高质量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为深化拓展联系服务群众渠道,金昌中院提出诉源治理工作新思路,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法官联系点”工作作为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化解矛盾纠纷、彰显法院形象的“口碑工程”,在全市设立176个法官联系点,联系法官每月不定期深入乡村社区,对排查出的矛盾全程跟踪,合力化解,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走出了一条审判机关与群众路线结合、司法职责与社会责任共担、审判执行与综治维稳相融的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子。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党建”模式,建立党建信息化网站,开设12个主站模块、26个子站模块和31个栏目,将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工作由线下搬到线上。积极整合“三位一体”党建管理平台,在法院内网建立开设“书香在线”学习园地,实施网上党课、在线朗读分享会等制度,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的智能化应用、智慧化服务、扁平化管理。深入开展党员亮标评议活动,树立实干导向,健全比的机制,激励党员干警在重大任务中主动担当作为,形成相互借鉴、对标找差、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近三年来,全市法院共有95名干警获得“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多元融合”构建新模式 做实社会党建
金昌中院坚持以党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以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着力点,探索开展组织联建、载体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党建新模式。
将党建工作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结合起来,同联系社区开展“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专项行动,与帮扶村开展“学党史、践初心,党员干警乡村清洁行动”,与国有企业启动“党建合创”模式,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从联合走向融合、从融合走向共赢。
围绕保护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出台《关于依法履行职责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升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等15个指导性文件,把服务工业强市等重点任务的大课题细化为便于操作的硬任务,通过举办民法典专题讲座、召开依法治企座谈会等,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坚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通过巡回审判、特邀调解等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针对行业监管缺陷等社会治理问题,狠抓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贯彻实施、普及宣传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突出典型案例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法治力量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