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全省法院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省法院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坚持以学促干、以干促学,在公正司法中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在执法办案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切实感受教育整顿的实际效果,真正把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日,在全省法院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要求全省各级法院要坚持把民意作为教育整顿的重要导向,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一站式建设集约集成优势和智慧诉服转型升级成果,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确保教育整顿走深落实。省高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由党组成员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从全省法院层面筛选形成为群众和基层办实事项目清单,计划推出一批为群众和基层办实事具体举措,向社会公布,逐项抓好落实,切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采取“座谈了解”“走访询问”“座谈了解”等方法,广泛开展调研,先后走访干部群众、法律工作者、企业负责人50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700余份;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邀请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律师、金融系统、社区群众等代表,多角度、全方位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教育整顿中,各级法院坚持开门搞整顿,公布举报电话、邮箱、信箱,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针对提出的意见建议,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做到个性问题立马核实办理,共性问题抓紧研究措施,努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为扎实推进教育整顿汇聚了智慧和力量。
随着2000余万元执行款打入申请执行人账户,一起合同纠纷案顺利执结,这是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生动案例。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安宁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成功化解一起因工人猝死赔偿问题引发的聚集维权纠纷;两当县人民法院积极参加“民事直说”,解答群众涉法疑问,宣讲民法典和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
在队伍教育整顿中,全省法院坚持把教育整顿与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责主业结合起来,紧扣改进司法作风、提升办案质效、推进诉讼便民服务,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执行、信访等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院的新气象、新作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