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3月30日,平川区人民法院水泉法庭以巡回审判为切入点,选取农村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把法庭搬到村委会,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妥善化解民事纠纷案。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法槌敲响,一起建筑合同纠纷案件在水泉镇贾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开庭审理。为了保证庭审过程紧凑高效,在庭审开始前,承办法官巩学军带着双方当事人到涉案工地,勘察了现场,详细询问了双方在案件中的争议焦点,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快速记录。
“双方的争议焦点集中在涉案建筑物楼体的施工具体部位上,但原告与被告对此的陈述大相径庭。对此,我们多次来到涉案地点进行反复确认。换句话说,我们多跑一回现场主动勘察,就可以让当事人对公正审判多一份信心。”巩学军说。
现场的群众对巡回审判也十分好奇,看似简单的三张桌子就能组成法庭,但整个庭审井然有序,过程环环相扣。“以前看法院审案子都是在电视上,许多细节都看不到。现在庭审就摆在眼前,让人感觉既威严又亲切。”一名旁听的群众说。
平川区法院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制定了便民服务20条具体为民措施,着力找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等不得的紧迫感一件一件抓落实,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征求群众对法院执法司法、队伍建设、诉讼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用实际行动落实各项任务,确保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