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敲出平安音
——全省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综述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场人民战 争,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自党中央发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令后,我省法院闻令而 动,将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攻坚克 难,提升审判质效,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三年 来,我省法院全面履行审判职责,一批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 受到依法严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专项斗争工作取得 显著成效,为平安甘肃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年来,我省法院审结一审涉黑涉恶案件588件5389人、二审 390件3076人,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受害人多达47.5万余名、非 法获利28亿元的兰州“2·12”特大“套路贷”涉黑案,以商养黑、以 黑护商的嘉峪关“10·29”涉黑案等重大黑恶案件得到依法审判; 全力“打财断血”,对 3060 名黑恶犯罪被告人判处财产刑 2.29 亿 元,判处追缴、没收违法所得 2.73 亿元;全面摸排线索,排查移送 黑恶及涉伞线索1829条;推动“伞网清除”,审结“保护伞”案件38 件,惩处罪犯 57 人;开展社会治理,落实“一案一整治”“一案一建 议”,发出司法建议669份;扎实开展“六清”行动,推动“案件清结” “黑财清底”,案件结案率、财产刑执行到位率大幅提升。
2018年,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 位,2018、2019连续两年荣获省委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
提高站位 强化担当
增强推进专项斗争自觉性坚定性
利剑出鞘,雷霆万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省高院党组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谋划推进,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先后召开13次党组会、10次全省中院院长会、扫黑除恶推进会,研究部署、细化责任、统筹推进,中基层法院也通过召开党组会、推进会、领导小组会和案件协调会等形式,研究部署推进措施,调度涉黑涉恶案件审判工作,形成了“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扫黑办具体落实、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同时,将专项斗争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全省法院情况进行通报,发出督办函、整改通知书165份,对重点法院实行进驻蹲点督导,持续传导压力,不断增强各级法院推进专项斗争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优化审判力量,向审判执行一线充实干警351人,遴选306名理论功底扎实、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扫黑除恶审判专家库,研讨会商疑点难点问题,提升涉黑恶案件审判专业化水平,保障办案质量。
坚守标准 严厉打击
始终保持高压严惩态势
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坚持“严”字当头,在已审结案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1230人,重刑率28.8%,严把减刑、假释关,对重大黑恶罪犯依法裁定不予减刑、假释。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保持依法办案的定力,严格法定标准,坚持证据裁判,打牢案件的法律、证据基础。坚持“稳”字兜底,做到规范打击,严格落实最高法关于“三项规程”的要求,加强司法人权保障,为2636名未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派辩护人,实现律师辩护全覆盖。同时,研究制定《进一步提高涉黑涉恶案件审判质效的工作办法》,实现涉黑恶案件快审快判快执行,确保专项斗争高质高效开展。
为确保专项斗争沿着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稳步运行,省高院不断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恶势力违法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的证据指引》《关于办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涉案财产处置工作机制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统一标准尺度,减少法律适用分歧。落实“一案双查”,分批分次筛查民间借贷案件19万余件,梳理非法高利放贷、套路贷、校园贷、虚假诉讼线索147条,专门审查黑恶势力犯罪线索,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及时移送有关部门。
延伸职能 综合治理
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为全力“打伞破网”,省高院专门制定《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保护伞”案件审判业务指导若干问题的规定》,并设立“保护伞”案件专业合议庭,有效保证审判质量;对在涉黑涉恶案件审判及线索摸排中发现的党员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及时研判通报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从严惩处扶贫领域腐败、危害基层政权违法犯罪案件,深度参与扶贫领域专项整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从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提出司法建议,助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
为深化“打财断血”,全省法院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提升黑财认定准确率和执行到位率,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黑恶势力刑事案件财产刑适用及涉案财产执行工作指引》,联合制定《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涉黑恶案件财产刑执行专项活动,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清源”,针对涉黑恶案件审判中发现的社会治理短板和行业管理漏洞,及时向市场监管、乡村治理、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效衔接,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精细化、法治化。
省高院为加强对下指导,定期对已生效案件进行梳理研判,并汇编成册印发中基层法院,统一执法理念和尺度,确保黑恶案件依法高效审理。联合印发《全省部分法院审理“套路贷”刑事工作座谈纪要》,牵头制定《甘肃省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指导意见》,编印《电信网络犯罪案件法规汇编》,为依法有力惩治电信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提供办案指导,保证了专项斗争高效纵深开展。(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