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心中播下 的种子
——全省法院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
法治甘肃网 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塑造宪法文化,全省各级法院通过开展庭审观摩、庭审进高校、送法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法治宣传活动。
做法治思想的传播者守护者
12月4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走进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开展了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进校园宣传活动。该校300余名师生代表在学术报告厅聆听了宣讲报告,两名基层法院人民陪审员应邀参加了活动。
报告会上,少年法庭的法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十一个坚持”重要内容,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产生的伟大时代背景、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法官通过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宪法知识,通过小视频、微案例等形式把宪法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课堂上,激发了大家的学法热情,拉近了宪法与同学们的距离。法官还寄语同学们要从遵守校纪校规做起,让遵纪守法根植于自己的内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大家纷纷表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宣誓不仅是生动的宪法教育课,而且是宪法实施的重要方式。
据悉,此次宪法进校园活动是省高院开展的2020年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提升全省青少年宪法意识,培养青少年守法观念,切实推动宪法贯彻实施,并号召全省广大师生做宪法知识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做新时代法治思想的传播者和守护者,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走进庭审现场“零距离”感受法治
12月3日,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将案件庭审现场“搬进”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为该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法学实践课。
随着审判长敲响法槌,庭审正式开始。在审判长主持下,庭审环节有序进行。原被告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充分发表辩论意见。最终,双方均同意进行调解,审判长决定进行庭下调解。
庭审结束后,师生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庭审旁听,近距离感受法庭的庄严和法律的神圣,提升了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对树立良好的法治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12月4日,兰州铁路中级运输法院邀请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30余名师生走进法院,旁听了一起行政协议纠纷案和一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案的庭审,进一步了解兰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的特色工作,零距离感受司法权威。
庭审前,法院向旁听人员发放了案件相关材料,简要介绍该案基本情况、庭审规范和程序。庭审中,现场秩序井然,整个过程规范高效透明,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质证、法庭辩论和被告人陈述等法庭审判程序,让旁听的学生们了解到行政案件的审判特点。
庭审观摩作为警示教育载体,能够发挥以案释法的教育警示作用,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旁听人员在庭审结束后纷纷表示,在“12·4”国家宪法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来到法院走进庭审现场,既了解法院和法官的工作,又感受法律庄严神圣和司法公平公正,更有利于他们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审判实践结合起来,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