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法院构建多元化家事审判机制效果明显

发布时间:2020-10-26 11:16:42     

庄严法庭里的司法温情
——肃州区法院构建多元化家事审判机制效果明显

 

  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不断转变审判理念,探索创新家事审判机制,从组建“亲和家事审判团队”,探索灵活可行的程序制度,到主动延伸家事审判职能,构建多元化家事审判机制,均取得了明显效果。2018年5月至今,肃州区法院共受理家事案件1460件,审结1264件,调解结案433件、撤诉结案255件,调撤率54.43%,判决576件,判决率45.57%。

专职团队提升审判质效

  专业的团队和亲和的服务让家事法官在化解“难念的经”时游刃有余。肃州区法院确定民一庭两个团队、巡回法庭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家事审判案件,三个团队共有入额法官3人、法官助理3人、书记员3人,其余派出法庭作为民事综合团队从事家庭审判工作。

  在案件审理中秉持“家事无小事”审判理念,从注重感情是否破裂、家庭财产调查和子女抚养确定向更加注重家庭和谐稳定、保障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转变。

  同时,邀请不同领域的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负责协调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婚姻、赡养、抚养、继承和分家析产等矛盾纠纷;聘请社区、妇联和其他行业中热心调解工作的女性担任人民陪审员,负责调解工作和心理疏导。

职能延伸落实司法为民

  2019年7月,肃州区法院结合全区诉调对接机制,通过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家事调解工作室,与乡镇、社区、妇联、残联调解组织构建协同平台,共同展开家事纠纷诉前、委派、委托调解。针对家事案件特征,设置体现“家庭化”特点的家事法庭,通过张贴标语横幅,不设置原、被告席位卡,努力淡化诉讼的对抗性,减少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家事法庭启用以来,当事人庭审中发生争吵、冲突的事件较以前大幅度下降。

  肃州区法院还建立“挽救婚姻计划”感情冷静期制度,对无原则性矛盾的夫妻双方,以计划书的方式强制夫妻双方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冷静缓和,并提供婚姻心理咨询辅导。

  建立家事案件巡回审判制度,对一方当事人行动不便、拒不到庭等情况,家事法官到当事人家中开庭。同时,针对因被告在外地打工或在外居住无法审理等情况,家事法官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法官、原告、被告三方参加的微信群,以微信聊天的方式审理案件。这一创新举措便利了当事人诉讼,节约了司法资源,也提升了办案效率。

多元化解诠释司法温情

  肃州区法院与公安、妇联合作,构建防止家庭暴力工作制度,并积极落实《反家庭暴力法》规定。2018年1月至今年10月23日,共受理申请人身保护令15起,有效保护了弱势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构建社会大调解平台,委托社区、乡镇及妇联等有关机构对家事纠纷进行调查、调解,促成家事调解员、社工队伍的建立与完善。设立家事纠纷律师调解室,鼓励法院外的专业机构和人员介入家事案件,以使家事纠纷得到合法、合情、合理的解决。

  肃州区法院还加大家事案件审理后续关注力度,坚持案件回访,与民政部门协调解决当事人的生活困难。同时,降低司法救助门槛,减缓免贫困当事人的诉讼费用,自2018年以来,协调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实施法援救助50余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王晶晶  杨璐)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