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法院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走笔
近年来,甘谷县人民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力作用,立足于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强化队伍,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形成“三心五步八法”“三位一体”等调解模式,整合调解资源,倾情调解百姓烦心事,受到良好社会效果。
拓展解纷渠道 创新解纷模式
甘谷县法院贯彻调解优先的方针,实行“三心五步八法”调解模式:“三心”即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案情要耐心,与当事人交流要真心;“五步”即立案时试探性调解、答辩时释明性调解、庭前准备时析理性调解、庭审时严肃性调解、宣判时适度性调解;“八法”即分清责任的过错调解法、计算成本的经济调解法、利用保全的双重调解法、放弃眼前分析后劲的调解法、分析判调的优势调解法、调动知心亲友的借力调解法、准确把握时机的能动调解法、启动亲和力的情感调解法。
“三心五步八法”调解模式是甘谷县法院六峰人民法庭庭长董雪莉在长期司法实践中,注重以调解方式妥善解决当事人诉讼纠纷过程中总结而来的。为使调解顺利进行,甘谷县法院还专门设立“雪莉调解室”。
与此同时,甘谷县法院依托基层法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一村一法官”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与乡镇司法所、派出所、行政执法单位等构建“1+X”立体化纠纷预警、排查、化解联动机制。最大限度整合各种社会调解力量,设立对接平台18个,形成以法庭为中心,以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机关、行业组织为主体,以乡(镇)为重点的“三位一体”调解网络,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对接和良性互动。
完善解纷机制 促进多元共治
甘谷县法院加强与司法局的合作交流,定期选派审判业务精、调解能力强的法官为乡镇(街道)基层调解员和工商、民政、医疗等系统干部开展集中授课培训,讲解最新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交流调解经验方法。
在院机关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在乡镇依托派出法庭与当地政府建立诉调对接中心,选任调解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将案件事实清楚、矛盾纠纷简单的案件及时化解于法院正式立案之前,达成协议后由法官审查,依当事人申请出具调解书,实现诉讼与非诉衔接,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诉讼前。
充分发挥巡回审判“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宣传效果,深入田间地头就近、就地开庭,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现场,受到群众好评。
此外,组建专业性合议庭审理交通事故、保险纠纷、劳动争议等类案件,并负责开展相应的行业诉调对接工作。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开展送法进农村、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等“四进活动”,提供法律咨询,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通讯员 李 梅)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