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山林区成立人民调解组织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长期以来,小陇山林区广大职工有了矛盾纠纷,没有专业的调解组织去化解,两口子吵架就去找领导说理的情况司空见惯。
针对这一实际,今年以来,在天水市麦积区司法局的支持下,小陇山林区人民法院积极推动成立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和党川林场、麻沿林场、滩歌林场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机制,让林区职工有了“吐槽”说理的地方。
近日,小陇山林区法院干警联合人民调解员到党川林场进行普法宣传。
林区有了专业调解委员会
“以前林区职工有矛盾纠纷经常找领导,通过法治解决问题的渠道不畅通。”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党川林场党总支书记李望生说,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方便了林区职工的诉求,职工内部之间的矛盾纠纷可以及时得到化解。
5月13日至15日,小陇山林区法院到林区一线,对党川林场、麻沿林场、滩歌林场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举行了挂牌仪式,标志着林区有了专业调解委员会。
调解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及时了解、收集职工群众的矛盾纠纷和线索,做好登记、预调处和上报工作,协助法院做好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协调、联系及反馈工作,督促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巡回法庭和法官开展巡回审判及矛盾纠纷调处。
走进林区普法宣传更有力
调解员协助法院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法律素养,增强依法治林、依法护林的自觉性。
近日,小陇山林区法院干警联合调解员,走进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石门职工培训中心,为林区职工讲解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调解员长期生活在林区,接受林区群众的法律咨询,对难以把握的法律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法官,法官在线进行解答。”小陇山林区法院干警魏正武说。
“通过法治宣传,让我们了解了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在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同时,也给家人或其他同事讲解。”石门职工培训中心韩晶说。
为林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冯雪林是党川林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悉心为林区群众排忧解难。
前不久,林场一名女职工郑某因和另一名职工张某,在照顾孩子的问题上产生矛盾,闹得不可开交。
冯雪林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两人谈心,以“背对背”拉家常的方式,成功化解了两名员工之间的矛盾。
“调解员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进矛盾纠纷各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魏正武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图文)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