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法院立足司法职能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0-06-28 10:30:37     

凝心聚力共筑社会治理“同心圆”

——我省法院立足司法职能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自全省法院两个“一站式”工作推进以来,各级法院将“一站式多元解纷”置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局之中,立足司法职能,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谋划推进,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再拓展、社会治理能力再提升、“枫桥经验”再升级。

  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对接特邀调解组织1111个,聘请特邀调解人员3514名,致力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责任共担、多种机制共振、多种资源整合的社会治理本土化模式,共筑社会治理“同心圆”。截至目前,各级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案件15915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24188件。

多措治理“化纷于诉源”

山丹法院诉源治理初见成效

  自2015年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山丹县人民法院收案数每年以20%至40%的速度递增,人案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山丹县法院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诉前调解,逐步探索出“一条主线、两次分流、三个团队、四种模式”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案多人少的矛盾得以有效缓解。

  2019年,山丹县法院共受理一审民事案件2757件,同比下降12.73%;民事法官人均持案量减少18件。这是山丹县法院不断加大法律释明、诉讼引导和诉前调解规范化工作的结果。今年1月至5月,山丹县法院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共登记诉前调解案件1184件,其中调解成功656件,包括申请司法确认394件,申请出具调解书124件,当庭履行完毕115件;共受理民事一审案件1382件(民事案件总数1757件),与2019年同期相比,诉讼案件增量呈负增长态势,特别是民事一审案件数量下降趋势尤其明显。速裁庭分案768件,其中速裁案件392件,司法确认案件370件,已结案578件,结案率75.26%。两名速裁法官办理案件数量超过全院民事案件总数的40%。

  5年来,经过山丹县法院的不断探索,在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共治共赢、全程全域、多元多方、增质增效”的工作理念。山丹县法院将加快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体系,促进矛盾纠纷多渠道化解,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有机统一,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交出满意答卷。

创新治理“解纷于诉前”

庆阳两级法院搭建诉前调解平台

  “真是谢谢法官悉心帮我们调解,既省时又省力,实在是太方便了。”日前,赵某来到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室,送来了一面写有“精法调解化纠纷,一心为民暖人心”的锦旗,表示感谢。

  近年来,庆阳法院系统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在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室,既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又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

  环县人民法院与环县司法局率先在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室,并在5个基层法庭同步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庆阳市司法局在庆阳中院设立了人民调解室,让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工作亮相法院“前台”,分级搭建了诉前调解新平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环县在退休干部、村干部中选聘3名专职调解员,庆阳市司法局聘请经验丰富的6名退休人员为人民调解员,派驻人民调解室工作,开展特色“坐班”调解工作,并制定了案件登记、案卷整理存档、绩效奖励、考勤等一整套管理办法。调解室在收到法院立案庭或业务庭的《委派调解函》后,根据案件事实分析研判、调查了解,分清责任,拟定调解方案,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调解,工作方式方便快捷,即依法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进入审判程序,节约了司法资源,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对接治理“断纷于诉内”

兰铁法院调解首起国际铁路联运纠纷

  5月29日,兰州铁路运输法院铁路运输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利用云间互联网庭审平台,成功调解了原告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与被告铁堃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一案。这是铁路运输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成立以来,成功调解的首起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

  原、被告双方签订了《中欧、中亚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合作协议》,但在合同履行中,双方就运费支付和提供海关放行书、报关单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由于该案为涉及“一带一路”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遂将案件转至铁路运输纠纷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调解。受疫情影响,因被告铁堃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在上海市,负责人不便来兰。在调解中,为定分止争,减少诉讼成本,双方当事人均同意在线调解。经铁路运输纠纷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该案的成功调解,是兰州铁路运输法院落实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的合作协议》,将铁路法院的专门管辖优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司法需求全方位对接,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铁路大动脉甘肃段畅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及服务。

  据介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对我省法院多元解纷工作予以肯定。下一步,全省各级法院将继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凝心聚力共筑社会治理“同心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