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警在聆听法院文化建设情况(6月15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摄
文化长廊、图书阅览室、体育运动室、心语小屋……这是近日记者在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采访时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肃州区法院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增强法院“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把法院文化建设融入到司法工作各个方面,为队伍建设、审执工作、政务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法院文化如同无声的细雨,对法院干警的道德修养、职业操守、办案质效和办案能力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肃州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潘志清说,截至目前,全院干警受到市级表彰 29 人次,受到省级表彰 10 人次,集体受省级表彰 8次,受国家级表彰1次。
打造特色法院文化 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肃州区法院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秉承“文化兴院”发展理念,不断充实法院文化内涵、完善法院文化机制、丰富法院文化活动载体,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在阵地建设上做文章,通过建设党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布置文化长廊等,让全院干警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工作。在图书阅览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平凡的世界》等几百本中外名著陈列其中,干警在闲暇之余可以随意借阅;在体育活动室,各类健身器材应有尽有,还有台球桌、乒乓球案子、篮球场等,下班后,干警相约这里,组织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或在健身器材上挥汗如雨,既锻炼了身体又释放了压力;在心语小屋,干警们在心愿树上写下自己的愿望、目标等,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实现梦想的动力。
在法院的每一楼层都打造了文化长廊,长廊两侧悬挂着图文并茂的格言警句、人物传记、法律文化,干警们移步换景,处处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据了解,肃州区法院文化长廊总计长达240 多米,警示教育牌匾165块。
党建文化融入其中 感染干警凝心聚力
在肃州区法院的党建活动室和党建文化走廊,布置让人耳目一新。
整个布局造型新颖,突出了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的鲜明政治属性,内容详实、图文丰富,有党的相关知识卡、发展党员流程、党建工作思路、党员风采墙等,充分展示了奋斗在审判执行一线、脱贫攻坚一线、扫黑除恶一线的党员形象,给人以震撼心灵和启迪思想的效果。
肃州区法院还通过不断完善各类图书,组织院党组成员、支部书记常态化上党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每年组织一次关于业务、廉政、政治等方面的考试,政工科、研究室每月向干警推荐一期法学刊物等时刻提醒干警廉洁自律。2019 年至今,肃州区法院共开展“道德讲堂”“廉政讲堂” 等10余场次,选派干警外出学习100余人。
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全院干警乐中解压
每年,肃州区法院都积极参加区上组织的各类活动,严肃认真的干警们一改工作常态,变得活泼了起来。在肃州区直属机关庆“五一” 职工广播体操展示上,干警们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官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在酒泉市法院系统举办的庆“七一”文艺汇演中,法院女干警脱下蓝色制服,穿上了鲜艳的裙子,以热情奔放的舞姿,展现了法院干警热情向上的精神风貌。
不仅如此,肃州区法院每年还组织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法院干警的身心得到极大放松。
举办文化活动也是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肃州区法院每年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干警文化生活,增强了干警的凝聚力、战斗力。
“法院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肃州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冯小云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法院文化建设,为审判工作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王晶晶)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