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实现民企权益 企业捐款救助困难群众

发布时间:2020-01-06 11:05:59     

  “感谢执行局的法官,你们不辞辛苦,设法帮助我们追回欠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近日,民勤县华盛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公司”)负责人胡某紧握着民勤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手,感激地说:“快过年了,我们也想通过法院尽一点企业的绵薄之力,捐出3万元钱,为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点帮助。”

  2016年11月,杨某某由其弟担保向华盛公司借款400万元用于资金周转,后兄弟俩未能如约还款,华盛公司诉诸法院。经民勤县法院判决,由杨某某兄弟偿还华盛公司借款400万元,并承担利息。

  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传唤被执行人杨某某到庭执行案件,杨某某到庭后非但不执行案件,还向执行法官诉了一肚子苦水,摆了一大堆困难,表示无力还钱。

  一边是百般抵赖,不愿还款的被执行人,一边是急等着资金到位,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申请执行人。执行法官在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同时,严正告诫被执行人,若其不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面临拘留、罚款、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等惩戒措施。

  经过一番努力,被执行人终于承认武威市某公司尚欠其工程款未支付。执行人员当机立断,作出裁定要求武威市某公司协助执行。执行人员多次召集武威市某公司和双方当事人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武威市某公司一次性给付申请执行人华盛公司案款450万元,案件顺利执结。

  案件执结后,华盛公司负责人胡某再次找到执行法官,表示愿意捐出3万元现金,尽一份当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点帮助。

  原来,胡某在来民勤县法院期间,了解到有些申请人因为案件无法执行,导致生活困难,甚至四处上访,遂产生了捐款回馈社会的念头。经过筛选,华盛公司决定给3起交通事故、1起抚养费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给予帮助。当这些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接过2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捐款时,对捐助企业表达了感激之情,也对法院人性化的办案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席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杨在乐)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