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局 惠民生 解难题
——临洮县检察院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在学习上、工作上、观念上深度融合,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团结奉献的检察队伍。”临洮县人民检察院党总支书记郑宗强说。
近年来,临洮县检察院树立“大党建”理念,把党的建设落实到检察工作各环节,持续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从而做到为大局、惠民生、解难题。
“红色引擎”助力检察工作提档升级
临洮县检察院第一党支部坚持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检察工作提档升级的“红色引擎”,以“抓党建、促业务、提服务”为目标,紧紧围绕“依托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创新探索“党建+”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检察事业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第一党支部创建“党建+平安建设”项目、“党建+便民服务”、“主题党日+业务”党建品牌特色、“党建+社会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把党建工作拓展到刑检部门的每一项工作环节中。支部以党员参加志愿活动及利用国家宪法日、知识产权宣传日等活动送法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开展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法律咨询。为引导青少年提高法律防范意识,检察官每月向全县42所学校、182个班级进行一次“检察云课堂”授课活动,以线上线下普法宣传进校园的方式对师生进行法治教育。
为促进“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走深走实,第一党支部牵头组织15名干警带头走访调研了28家民营企业,收集反映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
“党建+公益诉讼”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路子
临洮县检察院第二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业务,检察监督服务乡村振兴”为特色品牌,紧紧围绕“提升党建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两大核心任务,重点监督全县18个乡镇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明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涉农案件。共受理行政公益诉讼线索28件,立案28件,发出检察建议26件,并对5个县直行政机关开展听证会,达到协商处置的目的,有效促成整治工作合力。
第二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检察公益诉讼业务,服务乡村振兴,以“党建+业务”模式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充实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结合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业务,在窑店镇翻山村战国秦长城遗址段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 文物保护先行”主题党日活动;结合检察公益诉讼“回头看”,在南坪镇锁林村开展“你我同行 呵护‘地球之肾’”主题党日活动。
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方面,共办理公益诉讼线索50件,其中办理民事公益诉讼线索13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件;行政公益诉讼线索案件37件,立案3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3份。落实“四号检察建议”精神,关注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如在摸排中发现城区机动车道、人行道上部分窨井盖破损、缺失、松动,办案人员对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窨井盖拍照取证,对负有监管职责的县住建局发出检察建议,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司法温度
“感谢检察机关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关心,国家给的救助金实打实地帮我家解决了两个孙子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困难,也让我有了摘掉贫困帽子的决心。”这是临洮县检察院在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时一位受救助者的心声。
临洮县检察院第三党支部把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实行“主动发现、主动告知、主动救助”工作模式,变群众“上门求助”为检察机关“上门救助”,确保做到“应救尽救”“能救尽救”;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优先办理、快速办理的重点救助范围,主动开辟“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职能优势,推动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确保在检察环节对每一个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提供救助。近5年来,临洮县检察院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0件,经上级政法委、检察机关审批同意救助10件11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45万元,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司法温度。(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周应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