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检察机关加强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21-11-15 15:45:15     

发挥检察职能保护河湖生态安澜

——武威市检察机关加强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武威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强与河长制办公室、水务、环保、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全市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守初心忠诚履行检察职能

武威市检察机关坚持把“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机制落实作为“一把手”工程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市县(区)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学习、带头办案、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派专人专班参加“河(湖)长+检察长+警长”三长联合巡查督查,一

批难度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20年,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圆满通过水利部验收,检察专项工作获评满分。

保恒心探索生态检察新模式

武威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以监督促保护,以办案促治理。

“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聚焦小微边共建幸福河”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县(区)两级检察院主动担当、迅速行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核查小组,深入全市境内31条河沟实地摸排,发现问题线索151件,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101件,问题全部整改落实。监督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38公里、污染水域面积135亩、河道生活垃圾3612立方米,整改拆除违法建筑64300平方米。

全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进、打击与修复并重、预防与宣传并举,积极探索“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新模式。武威市检察院办理的“绿发会”诉民勤某矿业公司生态破坏案,是全省检察机关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支持起诉案,在依法及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支持起诉的同时,及时跟进监督涉案公司对红崖山水库上游段生态环境恢复性修复,取得了司法办案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结同心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

武威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河湖生态保护“一盘棋”思想,加强多方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形成与行政机关河湖治理协作联动机制和“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河道管理保护体系,织密织牢全市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网,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全市检察机关通过加强外部协作、纵向联动、横向配合,形成了协同推进、共同发力、全面保护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作用和内设部门线索移送、案卷查询、案件协查等工作机制,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天祝县检察院按照美丽河湖“3895”行动意见,制定了《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校长+村长+户长“1+5”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形成了司法、执法等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以法治铁腕护河湖生态安澜。(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王建庆通讯员陈燕文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