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监护不再缺位
——平川区检察院向两起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制发“督促监护令”
近日,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检察院针对两起性侵类案件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缺位问题,召开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仪式,向两名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责令家长认真履行监护职责,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管护孩子健康成长。
案件受理审查起诉后,检察官认为未成年人发生严重不良行为,监护人同样应该深刻反思,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平川区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举行“督促监护令”不公开宣告仪式,向孩子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
宣告会上,检察干警向家长宣读了“督促监护令”,根据两名涉案未成年人的涉案原因、性格特点及存在的家庭问题,分别从亲子沟通、教育方式、监护规划、帮扶管教、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监护督促建议,并邀请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代表现场对其进行亲职教育。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予以训诫。训诫会上,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就掌握的一些情况向监护人进行了核实,并对孩子家长未能及时掌握两名涉案未成年人交友信息、生活习惯、主要社会行为等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意见,督促、引导他们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
“督促监护令”体现了未检工作“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刚性有力的措施。几位家长纷纷表态,今后将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对失足孩子严加管教,帮助孩子回归正途、健康成长。
校、检、社形成多维联动促改的工作合力,有助于监护人多学、多问、多花心思,在社会的支持下,让两名涉案未成年人能够迷途知返。下一步,平川区检察院将结合办案强化对监护权的监督和干预,切实推动解决涉罪未成年人背后家庭监管不力这一痛点难题,让情、理、法完美融合,以检察之力凝聚家庭、社会、司法保护合力,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记者手记:
什么是“督促监护令”?“督促监护令”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发现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职责、履行监护职责不当的,由检察机关向监护人发出要求其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检察工作文书。
制发“督促监护令”有何意义?孩子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希望,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可能导致孩子误入歧途,甚至踏入犯罪的深渊。“督促监护令”则是聚焦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长,督促引导监护人更有效地履行监护职责。
为何制发“督促监护令”?这要源于平川区检察院办理的两起性侵类案件。案件中两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存在监护不力问题,致使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经调查发现,这两名未成年人的父母日常疏于管护,对孩子的交友情况、思想动态不掌握、不关心,不仅放任未成年人独自一人在家居住、带他人在家中留宿、喝酒等,甚至让家成为他人实施违法犯罪的地点,还放任未成年人出入酒吧、网吧等地,致使未成年人交友不当,沾染各种恶习。(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甘政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