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区检察院刑检第二支部党史学习 之“红色故事会”

发布时间:2021-06-10 20:36:51     

 “学史力行跟党走,革命精神永不朽”

——西固区检察院刑检第二支部党史学习 之“红色故事会”

微信图片_20210610203828.jpg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甘政法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擦亮青春奋斗底色,刑检第二党支部于6月10日开展了“红色故事会”第3讲。

徐超同志通过讲述《与妻书》这封感人肺腑的百年情书,带领大家一同走进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故事从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开始。当时林觉民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己,彻夜疾书,写下了与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林觉民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下午5时30分,林觉民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根据相关记载,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李准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可以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1911年5月3日(清宣统三年五月二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与妻书》不仅仅是林觉民与陈意映之间隔着家国责任与革命理想的爱情悲欢,它浓缩的是千千万万中国男儿在家国危亡与蓝衫白裙之间的剧烈挣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的残酷就在于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姑娘、一个妻子、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在那个传奇的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数不清的歉疚前行。讲述结束后党员干警们积极发表感想,纷纷感叹太多林觉民这样的人,鲜活的生命在最美的年华戛然而止,带着对家中妻儿挂念和愧疚成为阴间一鬼。时代之殇,谁能幸免?一寸山河一寸血,也许千万个悲剧,仅能换几行史册的注记。那些惨痛的过往,那些盛开的生命,可能会慢慢随时光模糊,但初心不改,青春殊途同归。全体党员干警致敬,那许许多多为和平献身的,璀璨而短暂的,青春。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