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组合拳”打好查纠整改“攻坚战”
——嘉峪关市检察院扎实推进教育整顿查纠整改走深走实
“单位发给我们干警和家属的两封信,承载着检察院党组对广大干警深深的期望,也满载着对干警家属多年来支持检察事业发展的感谢。今后,我们一定用好检察权,管好身边人,实现家风淳朴、检风清正,共同构筑起廉洁自律的‘防火墙’……”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韩梅拿着手上的两封劝导信感慨地说。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启动以来,嘉峪关市检察院紧盯整治顽瘴痼疾目标任务,主动履行管党治警主体责任,牢牢扭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班子成员带头检视问题,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抓实思想发动,全面起底问题,积极推进整治,以铁的决心和措施全力打好查纠整改攻坚战。
双向发力激发自查动力
嘉峪关市检察院强化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注重组织感化和亲情感召,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激发自查自纠的主动性。
“召开查纠整改环节思想发动会,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查纠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体干警要以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敢于刀刃向内的决心,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嘉峪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蔡玉霞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思想发动会上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嘉峪关市检察院先后三次召开查纠整改环节思想发动会,加强宣传解读,及时答疑解惑,往深里讲政策,往心里讲机会,往透里讲情况,引导干警抢抓“窗口期”,主动深入自查。同时,对已经兑现从宽政策的案例进行分析,阐明“主动查与被动查不一样”的道理,让有问题的干警摒弃侥幸心理。
“希望全体干警以此次教育整顿为契机,深刻汲取身边人违纪违规案件的沉痛教训,认真开展自查,查问题,挖根源,树形象,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提倡干警家属充分发扬‘廉洁守纪’‘严以齐家”的家风理念,多与干警谈谈心、唠唠嗑,帮助干警‘真刀真枪’算好政治帐、经济帐、名誉帐、家庭帐、亲情帐、自由帐、健康帐,彻底整治‘六大顽瘴痼疾’……”
嘉峪关市检察院近期分别发出《致全体干警的一封自查自纠劝导信》和《致全体干警家属的一封信》,旨在从个人和家庭两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广大干警深挖病灶,让干警真正放下思想“包袱”,端正态度,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组织说明情况,着力锻造一支干净、忠诚、担当的检察铁军。
坚持自我革命做深自查自纠
“敢于担当的劲头不足,对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推动解决的成效不够明显,工作质量和效率还有待于提高;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主动出主意、想办法,而是抱怨,有等待观望的思想……”
为推动查纠整改走深走实,根据干警思想作风工作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嘉峪关市检察院制发《政治素质自查表》,起底思想和内心深处问题,分析近年来干警受党纪和组织处理情形,制发《八小时之外有关事项报备表》,并建立常态化政治素质考察和八小时外管理制度。
全面梳理近年来信访案件,对已办结件的处理程序和结果进行评查,对未办结件重新梳理甄别倒查,从中对比查找干警思想态度不端、履职尽责不力、漠视群众诉求,甚至违纪违法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组织专班对近年来办理的重点案件进行全面自评,对其他案件进行抽样自评,深挖案件质量方面和深层次问题。
在六大顽瘴痼疾和“违规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专项整治基础上,结合嘉峪关市检察院11个方面的整治内容,提出“X”方面存在影响检察机关形象问题时有发生、干警担当作为不足、内部监督薄弱和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发展不平衡4个突出问题,明确“6+1+4”整治内容,制定内容、措施、责任、时限“四张清单”,一项一项抓好整治。
以工作实绩检验整改实效
“谢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提前介入,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5月14日,嘉峪关一家公司负责人羊晓刚将一面写着“竭力追回赃款维护企业发展”的锦旗交到嘉峪关城区检察院检察官手中。
原来,羊晓刚所在公司的财务人员遭网络诈骗将155万元转入到对方账户,后来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经过公安机关侦破,最终抓获欧某某、李某某、黄某某、孙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
该案移送嘉峪关市城区检察院审查批捕后,案件承办人加班加点审阅案卷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决定,依法对涉嫌网络犯罪的欧某某、李某某、黄某某、孙某某四人批准逮捕,并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余未到案人员继续进行追捕,诈骗案也正在侦办过程中。目前,首笔追回的23万元即将退回涉案企业。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嘉峪关市检察院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推进查纠整改和检察工作,以查纠整改推动业务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整改实效。
蔡玉霞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不偏,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变,坚持“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导向,以更坚定的态度,更务实的举措,将教育整顿向纵深推进。同时,进一步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办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履职尽责,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检察铁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