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检察院全面提升“七五”普法工作质效

发布时间:2020-10-30 15:02:09     

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陇西县检察院全面提升“七五”普法工作质效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陇西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把普法工作纳入检察工作总体格局,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充分利用检察资源,构建法治宣传平台,深入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法律八进”活动落细落实,主动融入全县“七五”普法宣传大合唱格局,全面提升了“七五”普法工作质效。

与“一号检察建议”相结合

  把认真落实高检院“一号检察建议”作为法治进校园的重要抓手,积极深入全县中小学校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辖区内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向教育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份,切实消除校园安全隐患,有效遏制校园安全事故。依托“检察宣讲乡村行”活动,深入各乡镇中小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讲、禁毒宣讲及欺凌预防等教育专题讲座。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共选派8人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深入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法治讲座。通过普法宣讲、法治教育课、举行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了解及支持,凝聚各有关力量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

  依托省人民检察院部署的“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积极衔接县工商联联合研究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院领导班子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实施方案等工作计划,并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点、高检院关于涉民营企业案件11条执法司法标准、省检察院关于专项行动的“十大服务保障措施”等内容制作成宣传册,在企业进行集中宣传,扩大专项行动的受众面和知晓率,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参加“检察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1次,深入走访各民营企业开展法治宣讲。

与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相结合

  通过公益诉讼宣讲、检察建议公开送达、聘请公益诉讼观察员等形式广泛宣传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重要意义、内涵、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等,倡导公益诉讼全民参与,引导全民增强公益保护意识,凝聚公益保护合力。通过“送法进机关”,向行政机关宣讲、召开座谈会7次,并形成公益诉讼线索发现、移送协作机制。为加大公益诉讼宣传、延伸公益诉讼触角、监督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从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基层村干部等不同行业和领域聘请公益诉讼观察员25名。“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共开展公益诉讼大型宣传42次,排摸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0条,立案5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4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件。

  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相结合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信访受理入口,全力打造“一站式、综合性”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使人民群众可以享受检察机关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12309运行以来,共接收信访件241件,其中办理群众来信98件,接待群众来访143件。全面落实高检院“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切实提高首办有效处置率,对检察机关没有程序可导入的信访件,坚决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引导支持当事人依法表达诉求。对依法导入法律程序的案件,细致研判、精准分流、及时督促,倒逼承办人加快办案效率、提升案件质量。(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贾彬 毛向东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