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检察机关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0-10-20 10:31:19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赢得民心
——平凉市检察机关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侧记

 
  近年来,平凉市检察机关将精准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检察干警与帮扶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引导帮扶户发展农业产业等多种方式,帮助包抓村脱贫摘帽、帮扶户脱贫致富。

让帮扶户燃起生活希望

  平凉市检察院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班子成员和干警深入帮扶村,入户走访,与村民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情况,倾听他们的脱贫想法,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自力更生、早日脱贫。

  市检察院作为贾河乡上湾村的对口帮扶单位,经常派干部深入帮扶户家中,摸清他们的致贫原因,鼓励他们要有脱贫的勇气,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帮扶户冯占田身体残疾,家中两口人,妻子桂凤云身患类风湿,不能干重活,而且生活上也需要人照顾,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日子过得异常困难。市检察院了解情况后,立即筹措资金,为其送去米面油等日常用品。“谢谢你们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温暖。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帮扶资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关怀,让我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当市检察院领导把装着满满爱意的信封放在冯占田的手中时,他的眼圈红了……

帮扶帮到群众心坎上

  2018年7月,静宁县检察院驻任刘村帮扶队员在实地走访中发现,下头组、河湾组两户建档立卡户家中各有一名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多年来一直没能到正规医院诊断治疗,也没有办理残疾人证,没能享受到残疾人相关国家优惠政策和补贴,生活非常困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驻村帮扶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张团军及两名帮扶队员、村医等立即将两名精神障碍患者专车接送到县医院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检查诊断,购买了治疗药品,根据诊断情况到县残联进行鉴定,帮助他们申请了残疾人证。

  今年,静宁县新店乡杏湾村受冰雹灾害后,平凉市检察院及时派干部查看灾情,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帮扶资金4万元,联系农林果业专家有针对性地指导群众购置农药、器械,组织全村178户开展生产自救,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4.4万元,为两村购置了洋芋籽种、优质果苗、有机肥、种子等急用物资,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治欠保支”助力追薪维权

  自开展侵害农民工权益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以来,平凉市检察院将“治欠保支”作为促进帮扶户增收脱贫的有力抓手,主动加强与人社、信访等部门衔接,摸排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类案件线索71条,依法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7件8人,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6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欠薪问题96件,发放薪资3700余万元。

  2018年,灵台县龙翻头村李某宏、李某军等9名务工人员在北京市平谷区务工,老板跑路,9人追薪无果返乡。灵台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收集相关证据,帮助他们在北京市平谷区法院起诉。2019年,平谷区法院依法判决老板支付9人务工工资88300元。判决生效后,驻村工作队整理法律文书、委托手续等资料,指派专人赴平谷区法院协调工资拖欠判决书执行立案,并与平谷区检察院相关人员建立此案的联动监督执行机制。目前,此案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