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检察机关“三餐两点”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检察机关以监督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为工作重点,突出法治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不断丰富“法治进校园”活动载体,精心配置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三餐两点”,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营养正餐料够足
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检察护苗法治宣传周”活动,以嘉峪关市下辖乡镇小学为中心,开设法治课堂,送法进校园,加强校园安全法治教育,宣传周内共深入5所小学开展法治巡回宣讲,3300余名师生聆听法治课,现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6600余份,为广大师生送去一场又一场的法治大餐。
定制套餐接订单
嘉峪关市检察机关改变以往法治课模式,问需于校,根据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需求设置法治课内容,开启了从“模式化”普法向“订单式”普法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有效提升了法治进校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参与积极性。
特色配餐解难题
探索建立“1+N”法治课堂模式,做好“防性侵教育”这道特色菜。在根据学校需求设置“法治进校园”课程的基础上,把预防性侵害课程作为每堂法治课的必讲内容,切实解决了家长和老师面临性教育及防范性侵害教育时“不知如何讲,不好意思讲,不能敞亮讲”的问题,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自护意识与自护能力。
美味零食花样多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嘉峪关市检察机关结合疫情防控期间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自制两期“空中法治小课堂”,采用讲述动画故事、编制防骗顺口溜等形式讲授法治课,并通过视频录播的方式推送给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通过“嘉峪关校园安全”微信公众号向全市各中小学班级群进行推送,确保疫情期间学生法治教育不断档,不缺席。
课间小点色香全
嘉峪关市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唱一首法治歌”等形式,利用短暂的课间时间向广大未成年人灌输法治耳音,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