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人民检察院帮扶马滩村脱贫攻坚侧记
近日,武山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敬阳到马滩村入户走访。 通讯员 包正仲 摄
饱含着武山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真情帮扶,近年来,武山县桦林镇马滩村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种植中药材、发展畜禽养殖等措施,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道路、一间间错落有致的民房,以及村民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帮扶工作队干警的帮扶身影,共同绘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齐心协力谋发展
4月20日一大早,马滩村村民赵玉喜便早早起来,精心饲养他在养殖大棚中的牛。如今,他养殖19头牛,每年收入5万多元。
“多亏了武山县检察院驻村帮扶队的帮扶才让我实现了脱贫,过上了好日子。”谈及近几年的变化,赵玉喜喜上眉梢。
2017年,武山县检察院驻马滩村第一书记兼帮扶队长宋琦明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好多贫困户虽然都在发展养殖业,可规模都不大。
在全面掌握情况后,宋琦明组织马滩村20多户养殖户前往东乡县学习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技能。回来以后,养殖户都加大了养殖规模,收入大幅度增加,赵玉喜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引导村民发展中药材、畜禽养殖等富民产业,邀请县农业局专家现场培训指导,组织养殖户赴临夏学习参观……”宋琦明说,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全村已建立了两个养殖合作社,让贫困户致富的信心更强、干劲更足。
同时,武山县检察院驻村帮扶工作队干警加强与村“两委”成员的沟通交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困难,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
真情帮扶守初心
“没想到农村也能照上太阳能路灯,现在晚上回家,路上有了路灯,方便多了。”常年生活在马滩村的村民范其兴感慨地说。
帮扶队在马滩村发展建设的同时,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工作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尽早完成马滩村的亮化工程,帮扶工作队干警积极协调武山县检察院,争取资金6万余元,先后购置村内太阳能路灯10盏、农户太阳能庭院路灯70盏,实施村内亮化工程,让马滩村的夜色更加美丽。
与此同时,干警尽自己的力量,为村民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次,刘列香老人到城里取药不方便,干警帮助老人到城里取药;贫困户赵宽红子女考上大学,干警帮助资助费用……通过一件件小事,把自己同村民们的关系拉近了,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干警说。
携手脱贫奔小康
“我们村以前都是土路,一刮风吹得漫天黄沙。现在村里的道路都是硬化路,两侧种上了树也安上了路灯,夏天的时候景色很美,感谢检察院的帮扶队。”马滩村村民刘田有说。
刘田有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武山县检察院党员干部的带头帮扶下,如今住上了新房子,添置了新家具,产业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现了脱贫奔小康。
“党员干部联合‘两委’班子,制定出马滩村的脱贫计划和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加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愈加明显。”宋琦明介绍说。
据了解,帮扶队党员干部不断强化“两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并同脱贫攻坚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带领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到临夏、张家川县实地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了群众致富的信心和能力。(记者 甘政法 通讯员 宋琦明)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