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派出所民警开展水上巡逻。
在兰州,如果评选最小派出所,兰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水上派出所肯定能够入围。
9人、46公里、24小时——在这个派出所的关键词中,这组数字引人关注。
数字虽小,但工作任务一点都不轻。水上派出所现有公安民警、事业编制工作人员9人,承担着兰州市西固区柴家峡水电站以东至城关区桑园子以西46公里黄河水域水上搜救等警情任务,人手紧、任务重,全所民警常年24小时坚守岗位,尤其每年黄河进入汛期,肩负汛期救援任务的工作人员更是时时刻刻处于应急戒备状态。对此,派出所摸索出一套“内挖潜力,外聚合力”的工作方法,强化救援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派出所所长周大隆介绍,黄河水流速大、冲击力强、泥沙大、能见度低,救援工作非常困难。根据这一特点,水上派出所总结出“坚守、快速、科学、联动”救援机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尤其在汛期,兰州市降雨增多,黄河兰州段水位上涨,水上派出所及早进入应急戒备状态,加强水上巡逻、应急值守。“我们在黄河沿岸全天候巡逻防洪,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2时开展两次重点水面巡查工作,做好应对汛期突发事件和救援任务的各项准备。”周大隆说。
与此同时,水上派出所积极协调黄河两岸水运码头以及沿岸茶摊等加入水上搜救队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组建了以黄河母亲码头、中山桥白塔山码头、兰州音乐厅体育公园码头为核心的三支救援力量,形成了以水上派出所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救援格局,凝聚救援合力,提升搜救效率。自2020年至今,水上派出所共接到救援警情278起,积极救助落水和被水围困群众148人。
除了被动救援,主动防守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黄河水温低,普通人如果掉进水里,极易发生抽筋等情况,容易造成溺水。”擅长游泳的赵征警官说,水上派出所坚持以防守为主,通过水上巡逻、岸边巡逻,劝诫老百姓远离危险河道、远离危险区域。在假日期间,到河边游玩的学生增多,水上派出所每天会派出巡逻艇在河面巡逻,利用艇上喇叭劝诫正在岸边戏水的学生注意安全,同时提醒带孩子游玩的家长,不要只顾看手机而放任孩子独自玩水。
营救落水者也是水上派出所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在水里救人不是自如地游泳,口、鼻完全浸在河里的落水者,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赵征还是一名冬泳爱好者,为了工作便利,考取了中级游泳救生员资格证,目前,该所能“四季入水”救人的民警只有他一人。
赵征告诉记者,每个季节的施救难易也不一样,夏季进入汛期,水位高,流速急;冬季水位低、温度低,有时会有结冰现象,不了解地形,施救会难上加难。
“现在民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规范救援意识逐年增强。”周大隆说,黄河周围的经营人员只要看到落水人员或者轻生等情况,会第一时间报警,疏散围观人员,为警察第一时间展开营救创造条件。(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芳芳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