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小事”比天大
——张家川县公安局东关派出所“五小工程”为群众解难题
5月14日,记者走进张家川县公安局东关派出所,办公室墙上悬挂着近几年来群众送的锦旗。“回想人民群众送锦旗时,那一个个感谢的眼神和举起的大拇指,我们感到付出再多的艰辛也是值得的。”东关派出所民警马建斌说。
近日,东关派出所民警走进群众家庭,听民声、排民忧。
近年来,东关派出所推行以“帮小忙、办小事、排小患、解小忧、破小案”为主要内容的新“五小工程”,总结推广了送法、送便利、送关心,问看法、问意见、问需求,管理到位、宣传到位、服务到位的“三送、三问、三到位”工作服务模式,尽心尽力将一件件群众的“小事”办好。
装修起争执 民警巧调解
家住胡川镇的刘某找到东关派出所称,自己在和畅嘉园购买了房屋,后将房屋装修承包给了马某,并签订了《装修施工合同》,近期因履行装修施工合同产生纠纷,请求民警解决。
经了解,刘某基于对马某装修公司的信任,已支付70%的装修款,但装修进行了不到一半,刘某与马某产生了分歧,双方同意终止合同的履行,但大家就退回多收的装修预付款等问题多次协商未果。民警了解案情后,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解决返还多收装修预付款的问题,成为了纠纷的关键。按照工程量测算,马某主张只需返还3000余元,而刘某主张应当返还8000余元。民警认真分析双方的责任、权利关系,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平衡双方利益,耐心劝说,最终双方各让一步,达成调解协议,该马某一次性向刘某返还多收的装修预付款6000元。当天下午,在民警的见证下,马某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当场向刘某退付了该款项。
“很多矛盾纠纷,虽然并不是公安的主责,但群众找到你了,是对派出所的信任,我们没有理由推脱。要想从根源上化解纠纷,只凭热情不行,我们必须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调解方面的知识。”马建斌说。
夫妻生嫌隙 民警解恩怨
东关派出所辖区一对夫妻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打架报警。民警到场后询问得知,两年来,报警人李某和丈夫张某常因一些家庭琐事发生矛盾,并且双方还曾经动过手,上初中的儿子的成绩也受此影响。
事发当晚,报警人李某与朋友在外聚餐,其间丈夫张某通过电话、微信多次催其早点回家。待李某聚餐结束已是晚上10时多。张某认为李某缺乏对家庭的照顾,不关心小孩学习,加上赡养岳父、岳母问题,便和李某争吵起来。双方越吵越凶,上手相互拉扯,气愤的张某一拳打在李某脸上,于是李某便打电话报警求助。了解到夫妻二人缺乏沟通,使日常矛盾逐渐激化。为化解矛盾促进家庭和睦,民警首先对张某的过激行为进行批评,安抚好李某情绪。待二人冷静下来,民警分别给二人做劝解。经过民警2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夫妻双方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均表示相互谅解,在以后的生活中遇事会保持冷静,并保证以后会加强沟通,共同维护家庭和睦。
情侣琐事吵架 民警深夜调解
“我在盛世阿阳小区门口被人打了,你们赶紧来救救我……”近日,东关派出所民警接到李女士的报警后迅速赶至事发地点。
报警人李女士向民警讲述着她的婚姻经历:“我原本生活很幸福,为了他我从上海跑到张家川,但我万万没想到他的甜言蜜语居然是弹衣炮弹……”
听完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民警了解到,李女士家在上海,薛先生家在河南,但薛先生常年在张家川做生意。2016年他们通过网络相识,两个人在网上聊出了感情。
2020年7月,李女士带着自己的积蓄从上海赶到张家川来寻找薛先生准备结婚。但同居以来,发现二人性格不合,时常发生争吵。2021年2月20日22时许,薛先生因李女士做的饭菜不合口味,两人肢体发生推搡行为,随后李女士报了警。
民警听完他们的爱恨情史,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解和劝说。通过长达2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和说服劝解,双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彼此主动认错,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会相互理解、体谅对方。李女士承诺要改掉懒散的毛病,岳先生也说要改正脾气不好的习惯。
调解工作结束已是凌晨,当事人双方十分感激民警的“大义”,真情对待“小事”,及时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并和好如初。(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