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定西监狱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1-01-29 15:22:24     

谱写干群同心决战脱贫新乐章

——定西监狱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王家湾村位于青岚山乡东南部,距城区30公里,全村辖王湾社、窟圈社、坪子社、河台社、支家社、史家咀社等6个社150户640人。2013年以来,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38人,2020年实现了全部脱贫,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

2017年10月,定西市委、市政府将定西监狱的帮扶村确定为安定区青岚山乡王家湾村。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定西监狱党委高度重视,配足配强帮扶力量,选派单位青年民警陈斌担任帮扶队长、第一书记,扎根一线,挖穷根、治穷病,用真情暖民心,以实干赢信任,持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造血”功能,谱写了一曲干群同心决战脱贫新乐章。

王家湾村四面环山,山陡沟深,属深度贫困村。村里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富民产业弱小,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面对这样一个偏远的深度贫困村,如何使其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定西监狱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精准施策、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工作队沉下身子,进村入户,了解村情、社情、民情。他们俯下身子,蹲在墙根、坐在农家炕头,和群众拉家常,了解村民的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地,帮扶工作队与当地的村民们熟络了,村里的情况也慢慢摸清了。

为强化党建扶贫引领,定西监狱机关党支部和青岚山乡王家湾村党支部开启了共帮共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定西监狱为王家湾村会议室捐赠了办公桌椅,相继组织2名优秀党支部书记赴王家湾村开展讲党课活动,并组织王家湾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致富能人共31人赴陇西县考察学习,组织村党支部成员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并充分利用帮扶单位警示教育基地的资源,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到监狱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产业兴,农村兴;产业旺,农村旺。王家湾村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薄弱,以旱作农业马铃薯、玉米为主要耕种作物,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

为激发村民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帮扶工作队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宣传动员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广全覆膜马铃薯种植,2018年,定西监狱以高于市场价收购了贫困户种植的马铃薯32吨,极大激发了村民种植马铃薯的热情。

2019年,王家湾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史家咀社种植全覆膜马铃薯示范片带500亩,喜获丰收。早熟马铃薯抢到好市场,每亩收入1500元;晚熟马铃薯共产200吨,每吨平均售价1300元,使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1万元,比往年增收2000元。

为解决马铃薯销售、存贮难题,帮扶单位定西监狱投资6万元,新建两座60吨马铃薯贮藏窖,村民种植的马铃薯销售到合作社,卖上了好价钱。

王家湾村村民刘玉琴没有想到自己种了一辈子马铃薯,年年都要拉着马铃薯去定西马铃薯市场销售的惯例会被打破。“去年,定西监狱上门收购我们的洋芋,比市场价高0.1元,方便得很,我再也不用把洋芋拉到30多公里的定西城里去卖了。”刘玉琴说。

2020年,种了6亩马铃薯的刘玉琴,将1万多斤马铃薯交到合作社,收入5845元。

“我以前种得少,去年听说定西监狱负责收购,今年我多种了几亩,合作社收购5656斤,收入2955元。”河台社村民陈彦辉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交通不方便,马铃薯运不出去,陈彦辉以前主要种植玉米和燕麦。“好得很,我们种的洋芋卖上了好价钱!”陈彦辉一边数钱一边说。

“近两年除了帮扶单位内部消费外,我们还向兄弟单位销售,向天水、甘谷、兰州监狱销售。”帮扶队长陈斌说。

2014年,王家湾村王湾社村民王富成开始养猪,从最初的5头猪开始,王富成一边在网上自学养殖技术,一边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去年,王富成养猪收入10万元,在定西监狱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成立了王家湾村横毅养殖专业合作社。

尝到养殖甜头的王富成,今年投入70万元,改建扩大圈舍,新修了6个标准化圈舍,“每个圈舍都铺设地暖,锅炉我们自己烧。”王富成的儿子王毅告诉记者,新修建的养殖场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

“今年猪肉价格高,根本不愁销路,已经出栏了92头猪,收入24万元。”说起今年养殖的收入,王富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目前,王家湾村横毅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170多头猪,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增加了农民收入。

摸穷底、换穷貌、改穷业……定西监狱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既“输血”更“造血”。正如村民所说,如今的王家湾村,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