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宁县公安局副政委刘洪

发布时间:2020-07-31 09:41:46     

成长见证进步 行动书写忠诚

——记宁县公安局副政委刘洪

  “这不是绑上钢板去办案的‘小刘子’么,老远看见他的身影我就认出了他。”7月23日,当刘洪来到他30年前曾工作生活过的宁县良平镇调查一起案件时,被当地一名年长的村民一眼认出来,还亲切地叫他“小刘子”。

  刘洪现任庆阳市宁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是一名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因工作成绩出色,2020年1月6日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多次受到市、县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表彰奖励。
        近年来,他一直拼搏在破案攻坚和命案追逃工作第一线。虽然年龄偏大,但命案发生时,他仍然带着年轻民警不断冲在前面,往返偏远地区追捕逃犯,腰疾发作时绑上一块钢板继续投入工作……


  刘洪(左一)带领民警破获5月29 日发生在宁县良平镇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被缉拿归案。(宁县公安局供图)

  

群众工作基础扎实

  35年来,刘洪从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一步一步成长为刑警中队长、派出所所长、治安大队长、副政委,这当中每一次岗位的变动、分工的调整,刘洪都当做是一次机会来磨练自己。

  刘洪1985年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站就是派出所。在派出所工作的几年中,因他是包乡民警,一年只能回几次家,一切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每天与村民打交道,替村民化解矛盾纠纷,一有案情即刻到场。由于长年累月和群众在一起,刘洪很快便掌握了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窍门,并建立了较为亲密的关系,这也为他维护辖区治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0多年后,刘洪再回到曾经工作生活过的辖区时,以至于年长的村民都能一眼认出他来。

  春荣镇的白贡村至今还津津乐道他曾经破获的一起案子。

  1998年4月,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东区中队(现一中队)成立,刘洪任中队长。当时辖区内的白贡村在他到任前4年时间里先后6人中毒身亡,40余人中毒。村民私下流传着一个谣言,说白贡村是不祥之地。2000年3月,又有两人中毒身亡,谣言再度疯狂蔓延,一度村里人心惶惶。为避免谣言继续流传,刘洪带队对相关案件细致侦查。经过几天时间的了解情况、掌握线索,经刘洪分析研判认定是有人故意投毒,随即部署中队民警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同年4月中旬,犯罪嫌疑人王某珍落入法网,村里再也没有了关于“白贡病”的谣言。

公安工作的多面手

  2002年10月,刘洪在担任宁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时,适逢全国户籍改革,居民都要重新办理二代身份证。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他带领治安大队的7名民(辅)警连续几个月深入辖区开展相关工作,几周不曾回家一次。经过他的努力,宁县户籍改革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期间,还取缔全县范围内的土炼油作坊400余家,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问题。

  2010年作为分管看守工作的副政委,面对宁县看守所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平均在押数量超出设计容量80%之多的巨大压力,刘洪没有丝毫退缩。他积极研究调整监管工作方案,整改短板漏洞,通过严谨细致的工作,使他分管看守所工作的10年期间从未发生重大性事件。

破案追逃创佳绩

  2019年在省公安厅部署开展以攻坚命案积案、缉捕云剑目标在逃人员为重点的破案追逃大决战行动以来,刘洪多次深入一线,带领专案组民警远赴青海、广东、广西、海南、四川、新疆等地,侦破电信诈骗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反诈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参与侦破命案积案3起,抓获各类在逃人员137名,抓获上网逃犯13名,指挥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37起,多项工作在全省、全市位居前列。

  “这都是我的工作,是我应该做的,我也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只是做着一名公安民警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当人们提起他的工作时,刘洪总用他一贯谦虚谨慎的风格缓缓说道。(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赵 琮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