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公安机关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见闻
基层是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的地方,有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在群众心中却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矛盾纠纷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影响群众的安全感不说,还有可能演变为恶性案件,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天水市公安机关积极深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广大民警 纷 纷 奔赴基层一线,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矛盾调解室“背对背”化解矛盾
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天水市公安机关在各基层派出所建立调解室113处,创建联调工作示范点23个。
7月10日,记者走进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天水郡派出所时看到,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派出所院内醒目位置处,分为调解一室和调解二室,对矛盾纠纷当事人可实现“背对背”调解。
6月15日晚9时许,天水郡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称,锦绣苑一住户发生家庭暴力事件请求出警。接警后,民警任宗锋等人快速赶往现场,只见男方张某站在客厅骂骂咧咧,女方孙某坐在沙发上哭泣。由于张某还处于醉酒状态,无论民警怎么询问,张某都语无伦次。
为防止事态升级,民警决定先将张某带至派出所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醒酒,等张某酒醒后再进行调解。一个小时后民警了解到,由于张某怀疑孙某有外遇,喝完酒后找孙某对质,而孙某觉得张某无理取闹,两人遂扭打在了一起。
民警首先对打人者进行批评教育,然后找准矛盾根源,“背对背”对两人进行调解。最终,张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孙某道歉,两人手挽手离开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清水县永清镇蔚文村警务室民警联合巷楼院长走村入户,进行矛盾纠纷大排查(2020年4月21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齐洪德 摄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排查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268起,化解216起,跟进化解52起,有效减少了恶性案事件的发生。
“警官副书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东关派出所盛源社区第二警务区民警孙文程担任盛源社区副书记以来,广泛搜集社情民意,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6月27日晚上11时,孙文程接到报警称,辖区一出租房有人扰民。接到报警后,孙文程等人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发现,王某在出租房院内大喊大叫,情绪激动,影响他人休息。孙文程制止王某的行为后,经进一步询问得知,王某和该出租房居住的女子薄某曾是恋人关系,两人分手后王某多次找薄某都遭到了拒绝,当晚喝完酒再次找薄某被拒绝后,发生了这一幕。
找准矛盾根源后,孙文程将双方叫到一起,对王某进行劝导。最终,王某情绪缓和,并保证以后再不找薄某,矛盾纠纷被化解。
截至目前,全市有196名党员民警担任副书记,34名非党员民警任副主任。此举真正使民警由原来社区事务参与者、配合者变成组织者、协调者,带领、组织、发动社区干部群众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效提高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率。
治安户长把矛盾化解在一线
截至目前,天水市在全市范围已选聘治安户长7509名,有效延伸了公安机关管理服务触角,真正扮演起了矛盾纠纷调解员的角色。
前不久,张家川县恭门镇恭门村村民马少某的上门女婿白某杰翻修旧房,与外来户邻居崔某萍因巷道堆积拆除旧房杂物发生矛盾。恭门村治安户长麻志忠调解后两人又因水路、门口堆积柴草等琐事多次发生口角,以致矛盾有激化的迹象。
一户认为自己是上门女婿,邻居故意与自己找茬;一户认为自己是外来户邻居故意欺负自己,在多次调解中双方互不相让各执一理,今天调解了,明天又发生矛盾。
麻志忠联合恭门镇派出所民警、村内老党员等德高望重的人参与调解,分头与这两家人多次谈话,摆事实、讲道理,疏导其心理,以心换心,促膝长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彻底化解了两家人多年来的积怨。
今年以来,治安户长发挥在调处矛盾纠纷中“说得上话、管得住事”的优势,通过户长管理平台、手机APP向公安机关提供家庭婚姻类矛盾纠纷信息416条,协助化解336起。(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通讯员 郭 磊)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