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甘肃法制报讯(记者 张芳芳)“我们单位接到通报说,您在网络上买口罩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一起口罩诈骗案……”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居家市民接到来电称其因涉嫌一起口罩诈骗案,需通过提供银行卡及短信验证码的方式洗脱嫌疑,当市民反应被骗时,往往卡里的余额已被全部转走。
针对此类诈骗手段,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牵头成立反电诈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对高校、街道和区职能部门反诈工作的调研,创新“服务高校复学、落实街道责任、发挥部门职能”三大举措,编织全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一张网。
安宁区有8所高校和12万多的大学生以及数万名的教职员工。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和复学形势下,安宁区反诈领导小组办公室创新宣传方式,提早谋划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组织各高校师生利用朋友圈、微信群分层级宣传典型案例,通过发放防诈手册及利用广播、电子屏滚动播放反电诈宣传标语和短视频,营造宣传氛围。各学校继续通过与院系、年级、班级签订责任书,将反电诈工作纳入考核,层层落实防范责任。同时,研究变换宣传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聘请校园网红学生参与反诈宣传工作。
安宁区反诈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发挥各街道职能优势,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多角度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宣传工作。各社区将反电诈工作纳入社区日常工作,街道党委和办事处会议每季度至少分别听取两次反电诈工作汇报,推动反电诈工作经常性开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