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警方摧毁制毒工厂纪实新
高速公路上,多辆私家车“你缓我急”交叉前行“,护送”着一辆大货车向未知的终点进发……
农场外,办案民警背起装备,乘着月色慢慢爬上塔顶……
情报研判室内,各路办案信息一份份递上会议桌……
随着大量信息的汇集分析,一个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的团伙浮现在警方视线。
分析架构、化妆侦查、摸清人员信息、探实场地情况、多地布控抓捕,一场电影里才有的缉毒大战在兰州真实上演……
从赤峰开往兰州的货车
2019年6月14日,兰州市公安局接到上级通报称,6月13日晚,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男子纪某雇佣司机装载19.6吨麻黄草,从内蒙古赤峰市出发,欲连夜运至兰州市,要求立即布控查处。
兰州市公安局缉毒支队迅速核查信息,兵分两路开展工作,一路9名侦查员分乘3辆轿车火速赶往京藏高速宁夏和甘肃交界处的刘寨柯高速收费站接应跟踪,一路通过纪某身份信息及雇佣车辆信息实施侦查。
在刘寨柯高速收费站,侦查员发现“冀A9XXFF”号牌大货车后交替跟踪,并于14日15时许到达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某村。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车辆驶入的农场里有养鸡场和养猪场,且有水有电。
就在跟踪组依然蹲守在农场外,对农场进行外围侦查的时候,情报研判组已然获取了大量有效的信息,纪某与吴某、蔡某(广东籍)交往甚密,而蔡某为涉毒人员,是2013年公安部督办的一制贩毒团伙案中的涉案成员。
经过进一步核查,2019年前半年,蔡某与四川籍人员刘某、朱某、向某(朱某妻子)多次在兰州相聚且同住宿、同出行。
制贩毒团伙成员、可制毒的麻黄草……这些信息,已然透露着一个重要结论,位于红古区花庄镇某村的该农场内,可能有制作毒品的工厂。
塔顶的10天“守候”
制毒工厂?这个结论犹如晴天霹雳。
侦查员及缉毒支队领导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将案情上报。兰州市公安局立即抽调缉毒、法制、特警、刑警、合成作战、红古公安分局以及城区4个公安分局等10多个部门、警种组成专案组,下设10多个工作小组。同时,确定该案代号为“6·14”专案。
根据侦查员在农场外围的调查,该农场占地50亩左右,四周被围墙包围,内有养鸡场、养猪场,还有蔬菜塑料大棚,制毒工厂应该藏在其中某处。
由于农场围墙四周安装了7个摄像头,侦查员无法靠近,给侦查工作带来困扰,尤其是想要进一步掌握信息,困难重重。
然而,这些困难难不倒与制贩毒团伙斗智斗勇多年的缉毒警察。
“我们发现距离农场100米左右的位置有一个电信部门安装的信号传输塔,塔高35米。”侦查员介绍,“当时我们就判断人能在塔顶的话,可对农场内部的情况一览无余。”
于是,侦查员紧急联系电信部门及相关部门,在信号塔顶端安装监控设备的同时,侦查员高空作业,利用月色爬上信号塔顶,拿着高倍望远镜对农场内部情况以及出入人员进行全方位、全时空监控。
化妆侦查打入农场内部
经过多天的观察监控,侦查员确定该农场有三道大门,每道大门都有专人看守,院内工作人员均不允许自由出入大门,管理十分严格。
虽然掌握了农场内的基本情况和内部人员的分布情况,但要掌握更详细的信息,还需要深入内部探实情况。
为此,侦查员多方协调,寻找到一名可走进农场的人员后,由化妆侦查员代替其进入农场,通过探听内部人员的交流聊天、对生产制毒物品有关场景进行秘密拍摄等方式,来掌握更多信息。
经打入内部侦查,农场内整体布局、所有人员宿舍位置、制毒工厂三道大门锁具体情况及“哨兵”作息规律等,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被侦查员一 一掌握。
随后,结合另一组侦查,专案组绘制出了一个以蔡某、罗某为首脑,刘某等20人为成员的制毒团伙架构。
此时,一切具备,只待收网。
6月23日,收网时机成熟,经公安部禁毒局和省公安厅同意,确定25日凌晨实施收网行动。同时,城区4个公安分局派警力赴其他地区开展抓捕工作。
600余警力剑指制毒工厂
在公安部禁毒局、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统一协调指挥下,专案组在兰州城关、武威古浪、广东惠州、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多地布警。
25日凌晨,缉毒支队、特警支队、交警支队、红古公安分局等部门出动600余名警力悄无声息地来到农场外,将农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凌晨5时许,随着收网令下,制毒工厂内的17名犯罪嫌疑人被悉数抓获。
凌晨5时30分,制毒工厂被成功捣毁后,在兰州城关、甘肃古浪和广东惠州、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布控的警力同时行动,对外围涉案成员实施了抓捕。
在兰州市城关区某小区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在甘肃古浪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在广东省惠州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同年7月29日,专案组在内蒙古赤峰市抓获非法出售麻黄草犯罪嫌疑人1名。
至此,全案告破,2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归案,无一人漏网。
该案共查获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23.82公斤;查获麻黄草浸泡液6597公斤(经鉴定内含盐酸甲基麻黄碱成分);查获半成品麻黄碱固液混合物9870.5公斤(经鉴定内含伪麻黄碱成分);查获制毒原料二甲苯3807.5公斤、盐酸511公斤、氢氧化钠17吨、乙二醇259公斤以及甩干机、自吸泵、空气泵等一批制毒工具。
目前,该案已全部侦查终结,22名犯罪嫌疑人即将接受法院的审判,受到法律的严惩。(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芳芳 通讯员 李玉秀)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