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法交锋现场
“百吨王”困局叩问执法初心
9月中旬,省高速路政总队中川大队在辖区开展超限运输专项整治时,通过精准布控查获一辆严重超限的重型半挂牵引车。经检测,该车车货总重达103吨,超限率超过110%,堪称“移动的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现场告知当事人其违法事实及法律后果时,当事人马某突然情绪失控:“你们这是要逼死我!我老婆癌症住院,孩子学费等着交,这车货再不到就要赔违约金,你们非要罚我,我也就没法活了!”他情绪激动、拒不配合,甚至以威胁、贿赂等手段企图逃避处罚,情与法的激烈碰撞,让这场执法陷入了僵局。
然而,正是这起看似普通的超限治理案件,却催生了中川大队执法史上首个“分期缴纳罚款”的创新实践,一场关于“如何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的初心叩问,在这里得到了生动诠释。
温情普法攻坚
情法博弈中读懂民生重量
面对马某的强烈抵触,中川大队始终坚持处罚与教育引导相结合的执法方式,迅速启动执法应急预案。
一方面,心理疏导与法治教育双管齐下。经过连续七天“上门走访”,带着公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文本在马某暂住的旅馆开展“一对一”普法,给当事人展示历年因超限引发的重大事故现场照片,让当事人了解知晓“百吨王”的危害。
另一方面,挖掘违法背后的社会痛点。调查发现,马某确是家中唯一劳动力,75岁母亲脑梗卧床,妻子乳腺癌术后化疗,女儿正读高三,超限背后,是货运行业竞争与民生压力的交织困境。经过连续七天的“普法攻坚战”,马某终于红着眼眶在询问笔录上签字,“我认罚……可这近三万元的罚款,实在拿不出来啊!”
民心所向终章:
从“案结”到“事了”的初心答卷
按照《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超限每吨处500元罚款,最多不超过3万元的规定,马某将面临2.7万元罚款,这个数字足以压垮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面对法律与现实的两难,大队执法人员查阅相关法条,其中,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六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一条对此均有明确规定: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中川大队立即启动重大案件审议机制,一方面,向总队法规科专题汇报,获得政策指导,召集业务骨干、邀请法律顾问对照行政处罚法立法原意,论证法条适用性和可行性,确认该条款正是为化解此类执法困境而设;另一方面,系统性收集马某家庭困难证明材料,完善证据链,并研判分期缴纳可能带来的执法风险,制定应对和分期缴纳执行方案。
经综合分析研判,中川大队首创“三段式分期缴纳”方案,并与马某签订协议。“我以前总觉得法律是铁板一块,没想到还能有这么有人情味的规定!谢谢你们体谅我家里的难处,这罚款我一定按期缴纳,也会跟一起跑货运的司机们说说你们这种为老百姓着想的执法方式,让他们以后也做到不再超限运输。”9月28日,在案件处置办公室,马某签订协议时哽咽地说。
截至11月7日,马某已连续三期按时缴纳罚款,未出现恶意逃避处罚情形。通过这次处罚,辖区路段超限运输车辆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基本实现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责任编辑:杨洁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