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杨歆迪)近日,中国公路学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举办的“2025年度公路交通行业法治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公布。其中,由甘肃省高速路政执法总队报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在大件运输许可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入选。
2025年,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聚焦大件运输审批优化升级,以“数字+智能”为指引,创新开展三阶段智能审查,大力推进大件运输数字化提升工作,审批效率显著提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阶段:
特定路线“秒批”,实现效率新跨越
甘肃辖区G7京新高速因通行条件优、里程短,成为大件运输高频路线。2024年,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共办理途经甘肃辖区大件运输18.9万余件,其中通行G7京新高速的2.4万余件,占全年办理总量的12.7%,且多为“当日批”的简易审批事项。为进一步压缩时限,将通行G7京新高速审批事项作为试点,创新开展特定路线智能审查。
企业提交许可申请时,系统自动精准识别关键信息,对途经G7京新高速、车货总重100吨以下的二类件申请,启动智能核验与自动审批程序,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一举措实现了从“当日批”到“提交秒批”的跨越式升级。截至目前,第一阶段智能审批已累计审查11000余件,占同期途经该高速总量的88.1%,大幅缩短了办事群众等待时间。
第二阶段:
智能比对“少批”,破解二次审批痛点
在第一阶段取得较好效果后,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积极开发智能技术深度应用,于今年6月上线第二阶段审查功能,主要解决外省起运多次协调修改通行路线的情形,审查过程遇“外省改路或省内施工”需给出“新路线”时,系统将对申报材料中的本省提出的可通行路线与起运省修改后的通行路线进行智能比对分析,经确认关键信息一致,即可自动审批通过,无需再次人工审核,实现单件“只批一次”。
截至目前,第二阶段智能审批已累计审查大件运输许可1800余件,占同期沿线二次协调的78.2%,有效减少了企业重复申报、多次等待的麻烦,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
第三阶段:
AI赋能“全批”,迈向智慧审批新征程
在前两阶段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总队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计划引入DeepSeek等AI技术,依托现有资源搭建私有化知识库服务器,整合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施工阻断、公路基础数据及历史审批信息,训练专属大件运输智能审查模型,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将嵌入大件运输许可系统进行试运行,对符合通行条件的沿线二类智能审查后通过,待持续优化完善后,推进沿线三类大件运输智能审查。
通过已完成上线的两阶段智能审批,甘肃省大件运输许可审批效率大幅提升,途经甘肃的二类件从原来的2个工作日办结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减轻了审批人员的工作负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让大件运输许可的高效性深入人心。下一步,总队将持续深化“数字+智能”融合应用,推动大件运输许可从“自动化”向“智慧化”跨越,为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交通保障。
责任编辑:杨洁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