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公路学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举办的“2025年度公路交通行业法治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公布。其中,由甘肃省高速路政执法总队报送的《高速公路执法区域化法制审核新机制》案例成功入选。
近年来,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牢牢把握“崇法 为民 强路 兴陇”的“护路先锋”核心内涵,立足“四个当好”工作定位,聚焦“一个中心、两个提升”,结合基层大队数量多、分布广的实际情况,创新理念、开拓思维,充分发挥高速路政专业法律人才力量,持续探索、建立、优化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区域化法制审核机制,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直面问题破局 构建审核新模式
2022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关于2021年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考试及案卷评查结果的通报》显示,2021年案卷评查中,高速路政执法部分案卷存在主体认定不清、证据不足、案卷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对此,省高速路政执法总队迅速行动,立足全省55个基层大队分布广、执法需求多元的实际,于当年4月率先启动区域化法制审核工作。
工作以“补短板、提效能”为重点,画出清晰“路线图”:将全省划分为4个片区,组建区域化法制审核小组,建立“区域初审、法制复核、委员会审定”的三级审核流程,统一审核标准,确保执法程序正当、文书规范。同时,发挥人才优势,走好人才“先手棋”,整合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执法人员组建法治人才库,实行“包片到组”“组长负责制”,让专业人办专业事。通过“岗位大练兵”“执法讲座”等常态化培训,破解基层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为审核机制落地装上“助推器”。
三年来的实践中,执法案件类型从单一的违法超限运输,拓展到涉路施工、路产损坏、公路占用等多个领域,案卷质量和执法人员素质大幅提升,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显著增强。
动态优化机制 提质增效解难题
2024至2025年随着案件审核数量的增加,原审核模式面临的人员负担重导致精细度不足的新问题日益凸显。总队研究分析近5年执法数据,三次征求基层大队、科室负责人、总队领导意见,多次探讨修改后于2025年6月修订印发《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为全省高速路政执法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新机制进一步优化三级审核体系,为13个协作区配备固定初审小组,增设复核小组和专业法制委员会,实现“一般案件快速审、重大案件精细审、疑难案件集体审”的分类审核模式。明确24小时审核时限,建立全程跟踪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确保审核不拖延、无偏差。同时,推出人才库“传帮带”、三家律所包片咨询、年度法制审核工作交流座谈会等配套措施,升级钉钉电子化审核流程,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有效破解了“人少事多、效率与质量难兼顾”的困境。
法治赋能升级 执法为民有温度
区域化法制审核机制的深入推进,不仅提升了执法规范性,更让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总队将法制审核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审核人员在案件办理中向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减少冲突,提高群众守法自觉性。
在队伍建设上,总队鼓励职工再教育,打造“四化”执法人才队伍;在科技赋能上,探索“无人机+5G”AI智能化巡查、ETC门架轨迹监管等智慧执法模式,让证据收集更精准高效。通过开展执法“大调研、大走访”“队长接待日”“执法体验周”“跟随货车司机体验式调研”等活动,架起政企民沟通桥梁,严格落实“两轻一免”清单。5年来,持续排查清理整改行业顽瘴痼疾问题,职工精神面貌、执法能力和行业社会形象均有极大提升。
如今,甘肃高速路政执法案卷质量稳居行业前列,公众满意度持续提高。下一步,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将继续动态优化区域化法制审核机制,以法治力量护航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为甘肃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贡献路政力量。(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睿)
责任编辑:杨洁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