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原大地的高速公路网之上,一支秉持“崇法、为民、强路、兴陇”内涵的“护路先锋”正以法治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征程上破浪前行。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立足“四个当好”工作定位,聚焦“一个中心、两个提升”目标,针对基层大队数量多、分布广的实际情况,创新探索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区域化法制审核机制,历经三年打磨优化,让法治精神深度融入路政执法全过程,为甘肃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筑牢法治屏障。
直面短板寻突破
区域化模式应运而生
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2022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案卷评查通报直指问题关键:高速路政行政执法案卷虽评分靠前,但总量偏少,部分案卷存在主体认定不清、证据不足、制作不规范等问题。
直面短板不回避,总队迅速行动,将问题整改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汇聚专业力量精准发力。“要破解基层执法不规范、审核力量分散的难题,必须打破地域壁垒,构建集中高效的审核体系。”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4月15日,总队率先启动改革,将全省55个基层大队划分为4个片区,成立区域化法制审核小组,建立起“区域初审、法制复核、委员会审定”的三级审核流程,为执法案卷审核画出清晰“路线图”。
人才是机制运行的支撑。总队组建高速路政执法法治人才库,选拔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骨干力量充实审核队伍,实行“包片到组”和“组长负责制”,通过理论培训、实践历练、法律顾问协助等方式,快速提升审核人员业务能力。针对基层执法人员法治意识薄弱、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总队常态化开展“普法大学习,青年做先锋”“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并邀请律所专家、高校教授开展执法讲座,从法律法规、文书制作、现场处置等方面全方位赋能,为区域化审核机制装上“助推器”。
三年实践成效显著:执法案卷数量大幅增长,案件类型从单一的违法超限运输,拓展到涉路施工、损坏路产、违法占用公路等多个领域,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持续加大,执法案卷质量和执法人员素质实现双提升,区域化法制审核模式的制度优势初步显现。
迭代升级破瓶颈
新机制焕发法治活力
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案件审核数量逐年攀升,原有机制逐渐暴露出新的问题:初审人员工作强度剧增,部分案件审核时间被压缩,精细度和全面性难以保障,审核效率与质量的平衡成为新的挑战。
“机制创新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根据实践发展动态优化。”总队深入剖析近5年行政执法案件数据,全面梳理痛点堵点,三次广泛征求基层大队、科室负责人和总队领导意见,结合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最新印发的实施细则,于2025年6月修订出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通过“三级审核优化、分类审核实施、流程监督强化、配套保障跟进”四大举措,让区域化法制审核机制更趋完善。
在审核机制上,总队将原有4个片区调整为13个协作区,为每个协作区配备固定初审小组,促进审核人员与本区域执法人员常态化沟通;设立复核小组专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选拔行业资深法律工作者组成法制审核委员会,对特别重大案件进行会审,既解决了审核人手不足的问题,又提升了审核结果的权威性。
分类审核方式的推行实现了“效率与质量”的双赢。总队依据案件性质、情节及金额,将案件划分为一般、重大、特别重大三类:一般案件由协作区审核小组快速审核,简化流程提效;重大案件由复核小组深入审查,严把质量关;特别重大案件提交法制审核委员会会审,确保万无一失。所有案件均经分管法治领导审批,既保证了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又最大程度提升了审核效率。
为确保机制落地见效,总队建立严格的审核流程监督机制,明确各环节24小时内完成审核的时限要求,避免拖延推诿;法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人员考核和流程跟踪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追责。同时,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同步出台:持续扩充法制审核人才库,实行“传帮带”培养模式;聘请三家律师事务所包片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补齐法律实践短板;每年举办法制审核交流座谈会,促进经验共享;升级改造信息化审核流程,实现案件材料电子化流转、审核过程智能化管理,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法治赋能提质效
路政执法焕发新风采
区域化法制审核机制的持续优化,不仅让执法案卷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更推动甘肃高速路政执法队伍在法治素养、业务能力、社会形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
——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专业能力显著增强。法制审核人员在案件审核过程中,同步向执法人员普及法律法规、讲解程序规范和证据收集要点,以审促学、以学促干,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断强化,执法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在执法实践中,总队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和说理式执法,将“两轻一免”清单落到实处,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注重沟通解释,减少执法冲突,让行政相对人自觉纠正违法行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斐然。总队出台鼓励职工再教育措施,优化干部职工学历层次与结构,将法治化、信息化人才培养纳入重点工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打造出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交通运输执法人才队伍,为路政执法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数字赋能让智慧路政建设迈上新台阶。总队大力推进执法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执法案件办理、审核、评查全过程电子化;开展高速公路综合行政执法数智化建设及标准化研究,推进“固定+移动”无人机机场试点,探索“无人机+5G”AI智能化巡查监管模式,大幅提升证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借助数智化手段加强大件运输车辆监管,通过ETC门架信息整合实现通行轨迹实时监控,一旦偏离许可路线立即预警,实现高效精准监管。
——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持续提升。五年来,总队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排查整改行业顽瘴痼疾,扎实开展“大调研、大走访”“队长接待日”“执法体验周”等活动,深入一线开展普法宣传,让执法工作更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严格规范的执法流程、温情为民的执法方式,让甘肃高速路政执法队伍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持续攀升,为路政事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下一步,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将继续坚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初心,根据实践情况动态优化区域化法制审核机制,在保证审核质量、提升审核效率、提高案卷质量上持续发力,推动全省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在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上稳步前进,为维护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务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睿)
责任编辑:杨洁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