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新春新气象】人勤春来早 大干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2-02-07 11:55:35     来源:甘肃日报 新甘肃客户端

【新春新气象】

人勤春来早 大干正当时


开栏的话: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新春已至,为全面反映甘肃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迎新春、开新局的新思路、新打算、新作为,展现甘肃省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姿态,甘肃日报2月7日起开设“新春新气象”栏目,共同开启新篇,敬请关注。

新春来临,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干部群众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片


“今年我们公司在四坝镇共流转土地2500亩,计划建设15座日光温室、200座拱形日光温室,现在已建成130余座。”甘肃耕野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世玉说,3月开始定植蔬菜,计划种植的蔬菜品种有娃娃菜、西蓝花等。

三岔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区,是今年四坝镇继南仓村拱形温室园区之后,开工建设的又一个园区。据了解,三岔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将推动四坝镇实现“一特色、两园区、N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成为四坝镇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标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的“新头雁”。

图片

四坝镇南仓村六组村民李雪兰从村里的日光温室建设现场看到了新希望,“我家的温室大棚是2021年建起来的,种植的辣椒收入超过3万元,效益确实很好。今年,镇上又鼓励大家建新棚,我也想再建一座,家里的日子就会更加幸福。”

凉州区四坝镇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把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培育打造产业基地作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通过系统谋划布局、推进土地流转、培育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支持等方式,加快拱形日光温室示范点建设,着力推动日光温室设施蔬菜产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

图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凉州区四坝镇党委书记蔺志越说:“四坝镇紧紧围绕凉州区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立足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借助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金字招牌,坚持‘冬日不闲’‘冬谋冬干’,不等不靠、大干快干,打响四坝特色蔬菜名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张珊珊)


图片


【新春新气象】

只为清水润万家


时至立春,通渭迎来虎年首场降雪。马营镇牛营大山上白雪皑皑、寒风萧瑟。位于主峰南侧、海拔2400米的大山水厂里,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全力保障春节期间供水安全。

图片

        迎着立春的脚步,通渭迎来虎年首场降雪。

大山水厂是通渭县乃至周边县区供水工程的控制枢纽。这里处于引洮一期陇通农村供水工程出水东干管末端,由2万立方米调蓄池和二级泵站两部分组成,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供水站范围覆盖通渭、安定、陇西3县区26乡镇244村,供水人口51万人。

春节期间,随着返乡人口增多,农村用水量增加,大山水厂平均供水量由每天5000立方米增加到6400立方米。在大山水厂的监测室内,值班人员正密切关注着水表的各项数值变化。

图片

         通渭县南部水厂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设施设备。

“这三个水表主要是监测来水和出水的流量,如果出水的流量瞬间变大的话说明管道有问题,会反馈到公司及时进行管道排查。”通渭县农村供水服务有限公司经理赵纪红介绍,“水厂进行24小时监测,两个小时对流量记录一次。”

农历腊月二十七,大山水厂调蓄池管道爆裂,通渭县水务工作人员克服山高路滑、风雪严寒等各种困难,第一时间投入到抢修工作中。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除夕晚上9时管道全面接通,保障了春节期间全县群众的用水安全。

春节期间,通渭县各个供水厂工作人员都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走进通渭县南部水厂,机械声轰鸣,水厂职工孛树荣和同事一如往常仔细检查自来水进水、净化处理、出水的每一个设施设备。“南部水厂是一座备用水厂,我们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为应急供水做足准备。”孛树荣说。

为春节保供水出力的不仅有水厂职工,还有通过电话架起供水单位和千家万户沟通桥梁的接线员。在通渭县给排水公司值班室,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着值班电话,严格遵守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耐心解答,及时派单。

图片

        通渭县给排水公司值班室里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各水厂供水情况。

“一接到反馈问题的电话,值班人员就立即通知抢修人员去现场查看。”通渭县给排水总公司经理助理周亚斗说,2月3日上午,平襄镇中林村陈家庄社有3位用水户水压比较低,维修人员发现阀门坏了,就进行了紧急抢修,已经恢复了供水。

新春新气象,新年新愿景。“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服务和保障,用责任与担当推动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渭县水务局局长殷建国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张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