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做文明有礼甘肃人” 全省以志愿服务构筑“防疫长城”

发布时间:2021-10-28 12:27:01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10月28日上午,记者在2021年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省文明办按照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坚决有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动员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全社会深入实施《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泛开展“做文明有礼甘肃人”十大文明行动,大力倡导科学防疫、文明生活的良好健康新风尚。

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精神文明宣传教育。省文明办会同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向省直机关中的各类文明单位发出带头开展防疫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直机关各类文明单位带头在办公场所、门户网站张贴悬挂、集中展示疫情防控公益广告,密切配合卫健部门和街道社区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同时号召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不聚集、一米线、核酸检测等防疫任务。

广泛动员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向全省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发出倡议,号召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要在各级卫健部门和街道社区的指导和调配下,规范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在城乡基层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基层抗疫的“主力军”和百姓生活的“贴心人”。兰州市11000余名志愿者和6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的全力投入、倾情奉献,对兰州市防疫工作的稳步推进、持续向好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陇西县2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迅速行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6250人,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252支,用志愿服务构筑“防疫长城”。与此同时,全省各地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甘肃好人等身边先进典型,积极投入到战“疫”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汇集文明力量,“志愿红”已成为街道、社区、村镇抗击疫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持续深入的推进文明餐桌行动,“公勺公筷”已成为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餐厅的标配。在广大农村、城市社区,以倡导文明乡风为着力点,推动村镇社区把疫情防控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建好用好红白理事会,着力降低因不文明生活习俗、行为方式带来的疫情风险。        

下一步,省文明办在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措施和疫情动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阵地和各级各类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以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带头普及防疫知识,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为全省打好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贡献志愿服务力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