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将构建“十”字形国际走廊
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综合立体设施网、高品质联运服务网、新一代智能交通网总体框架基本建成,“交通+”融合模式普遍应用。
按照《规划》,我省将构建“十”字形国际走廊——东西向陆桥国际走廊、南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走廊,建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主动脉。建设以兰州都市圈为核心的一体联动城市群交通发展轴;构建以兰州都市圈为中心、串联省内主要节点城市、放射型联通周边重要城市群的六条交通发展轴,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和强化兰合—西成、远期兰州经平凉至延安、兰州经天水经汉中至十堰等通道,形成与成渝城市群以及华北、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效连通;构建以主要城市为节点的跨省互通直联通道;改扩建中卫经平凉至宝鸡通道,规划建设兰州经平凉、庆阳至延安通道,提升平凉、庆阳交通枢纽地位;规划建设和强化兰州经天水至汉中、汉中经陇南至九寨沟通道,提升陇南在面向西南西北次区域合作中的地位;研究规划酒嘉至马鬃山口岸通道,强化敦煌至格尔木通道,提升河西走廊对外开放和区域互联水平。
《规划》同时提出,建成中兰、兰张高铁通道,推进兰合—西成高铁通道建设,谋划推进兰州经平凉、庆阳至延安至北京高铁和兰州经汉中至十堰高铁通道;研究论证兰州至重庆高铁通道;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各地在充电电费、停车费以及自用充电桩建设等环节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对新能源汽车消费予以支持;在部分城市道路、公路开展太阳能供电、太阳能隧道照明等新能源照明设施试点。
《规划》明确,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交通法治体系,继续深化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制(修)订工作。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研究可持续的普通公路管养政策以及收费公路与普通公路联动发展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乡村旅游、矿产资源等捆绑实施一体化开发。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