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开新局
——我省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今年以来,我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稳中加固
“加强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健全完善月分析、季调度工作机制,省政府选择在发展亮点突出、重点工作完成好的市州召开现场会,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推动经济固稳向好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维昌介绍说。
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居全国第22位,比一季度上升5位,两年平均增长5.9%,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狠抓粮食生产,夏粮总产量328.8万吨、增长2.4%。出台《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1+N+X”政策体系》,组织实施180个重点项目,1至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市场需求逐步增加,服务业回暖态势较为明显,铁路、公路、航空货运量快速增长,旅游市场持续恢复,1至7月,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87.6%和87.1%。
全省上下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先后两次组织召开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动员大会,实施重点投资项目、省列重大项目、重大前期项目“三个清单”,对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实地督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实施。1至7月,亿元及以上项目1451个,同比增加141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6.1亿元,增幅24.7%,较去年同期提高8.7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位居全国前列。组织开展各类促销活动200余场次,消费市场稳定恢复,1至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3.6亿元,同比增长22.6%。
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朱维昌表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效益趋好。
上半年,省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7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实现利润总额108.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省属企业利润总额水平。纵深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实现所有市州主城区5G网络深度覆盖,我省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在全国率先组建由企业牵头的5家创新联合体,认定123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1至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5%。7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5.1%和8.3%。
市场活力加快释放
省委、省政府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先手棋”,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推行企业开办“不见面”办事,推进电子执照生成、共享和应用,保障市场主体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数字政府加快建设。
1至7月,全省新设立市场主体16.67万户,新设立企业4.98万户,日均新设立企业235户。“标准地”改革试点在兰州新区、金昌市、玉门市启动实施。成功举办第27届兰洽会,签约合同项目数和签约总额大幅增长。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助力甘肃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签订44个总投资2564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全省实施新建、续建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403个,到位资金1535.5亿元,同比增长46%。
乡村振兴全面实施
记者了解到,我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跟踪脱贫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谋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287个,对23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集中支持。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925万亩,玉米制种基地100万亩,瓜菜花卉良种繁育基地40万亩。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创建5个省级示范市州、10个省级示范县(市)、50个示范乡(镇)和500个示范村。
生态环境整体向好
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建设,与四川省就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重点项目建设达成诸多共识。
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省级工作机制,召开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场会,加大“陇电入鲁”工程推进力度,酒泉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至7月,14个市州所在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15.4%,市州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86.3%,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2%。
社会民生保障有力
坚持基本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上半年,全省财政11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优化调整就业奖补政策,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扩大就业岗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至7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9%;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完成年计划的104.5%;创劳务收入同比增长12.4%。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按计划全面推进。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防控措施,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接种,提前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实习生 白豪霞)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