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海生

发布时间:2021-04-28 10:55:03     

党旗映初心 警徽伴征程

——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海生


责任如山、担当如铁。作为一名党龄21年的党员、从警39年的民警,张海生一直坚守在刑侦一线,打击犯罪、扎实工作、守护平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担任临夏州公安局刑警支队重特大案件侦破大队教导员的张海生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带领大队民警主动请缨、积极参战,连续4个多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并担任临夏州驻兰州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人,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9月,张海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身先士卒

争做抗疫一线“急先锋”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海生意识到,疫情防控将是一场人民战争,公安民警必须走在前、做先锋。他提前谋划准备,立足教导员岗位职责,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队民警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理念。

“忠诚不仅仅在心里,更应该在行动上;初心不仅仅是口号,更应该见实效。”他是这么要求民警的,自己更是这么做的。疫情防控部署后,张海生带领民警迅速投身抗击疫情防控第一线开展工作。

2020年1月23日,甘肃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后,张海生保持高度警惕,加大排查力度。他每天连续工作14个小时以上,直接参与一线巡逻和路卡值守。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每天让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逾八旬且残疾的母亲。面对亲情和责任,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家人朋友劝他“一把年纪了不要太拼”,他总是笑着回应着,“我是队里党龄最长的党员,危难险重任务面前我不带头谁带头。”

建好支部

带头当好关卡“守门员”

面对疫情输入风险剧增的情况,张海生组织制定周密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带领各基层单位抽调的民警开展境外返回人员摸排防控工作。

作为专班负责人,张海生清醒地认识到,要带好这支队伍,打好这场硬仗,完成好即将到来的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一是必须依靠党组织和党员,二是自己必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他及时提请,组建了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由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党员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使整个工作专班一下子有了“骨架”、有了精气神。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境外归国人员的实际情况,张海生主动与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单位联系,建立协作沟通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分析研判,做到“落地不落失、途中不漏管”。

为了建立起周密的疫情防控网,他不断与周边的机场和火车站联系对接,协商建立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沟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联席会议,安排落实境外输入人员及高风险地区来临人员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反复排查,共计登记交接800余人。

2020年3月中旬,在接受一项重要任务后,张海生来不及也不敢告诉家中86岁高龄的母亲,便匆匆赶赴机场和车站。经过反复研判、周密部署,于3月21日凌晨,成功将一名入境人员送至医院隔离检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长舒一口气,“幸亏及时,有效避免了大面积接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敬业奉献

甘当公安战线“螺丝钉”

“履职即担当、尽责即尽忠。”张海生经常对年轻民警这样讲。作为一名教导员和老党员,他特别注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年轻民警的思想和情绪疏导。日常工作中,他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迟,遇到突发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到位,经常加班加点。

张海生常年战斗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第一线,落下了高血脂、关节炎、贫血等多种慢性疾病,但他却从未退缩,发扬连续作战、越是艰险越发沉稳的斗争精神,始终坚守在巡逻防范和侦查破案的第一线。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海生与战友们不辞辛苦、攻坚克难、屡破大案,先后参与“12·11”持枪杀人案、“11·29”绑架儿童案等特大案件的侦破工作,参与破获案件1600多起,成功解救妇女儿童86人。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张海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他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该做的事,但党和人民给了我莫大的荣誉,我身怀感恩,只有更好地工作心里才踏实。”(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