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春天里的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1-02-08 11:55:39     

人勤春更早。2月5日,酒泉的春天依然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水墨画,但在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垄垄鲜艳的辣椒、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草莓挂满了枝头,怒放的三角梅、杜鹃、蝴蝶兰开遍了花房,蓬勃生机昭示着春的到来。


(Y,酒泉新春走基层稿件配图)(8334974)-20210208114914(1).jpg

永久村高端种苗培育基地(2月5日拍摄)。


“早晨到现在已卖了500多元草莓。估计今年一个春天下来可以挣到三四万元。”在自家温室采摘园门口给顾客过称结账的永久村村民闵师傅告诉记者:“这都要感谢党的政策好,现在我们种了蔬菜,再也不用早出晚归拉到市场上出售了,在门口就可以卖个好价钱。”

“每周我都会带着孩子到这儿搞些采摘带回去吃,一则新鲜便宜,另外主要是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同时还可以在这儿观光、就餐、洗浴,实在是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好地方。”在酒泉市做建材生意的许先生说。

“目前我经营有4座温室大棚,以前经营农资,后来通过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到高端农业种苗比较吃香,就投入60多万元在永久村做高端蔬菜种苗嫁接。目前,酒泉80%的高端嫁接苗都在我这儿培植,周边金塔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的高端种苗也都是用我们的。”酒泉神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海忠说,通过他们的带头引领,也带动了周围的农户做强做大种苗的培植、推广、增收工作。“目前我已收入10来万元,整个下来,今年春天的收入应该在40万元左右。”宋海忠说。

“我们目前主要做草莓种苗的无土栽培和研发,这是省上的龙头项目,现在在永久村我们建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种苗培育好后,我们再通过西安的销售中心向全国供应种苗。按照目前的订单情况看,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在3000万元左右。”酒泉龙德盛农庄经理李开忠说,同时他们还开设有餐饮、游泳池、观光、花卉、蔬菜培育及草莓、小乳瓜 、火龙果的采摘业务。

“我们积极发挥城郊优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设施、高效、特色农业,全村建有温室大棚500多座,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一座温棚,全力推动农民增收农村致富。”据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生兵介绍,永久村还积极做好通路通水通电绿化亮化等乡村基础建设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带动特色农业发展,以特色农业扮靓乡村旅游。目前,全村总收入已达5000万元左右,人均收入2万多元。

永久村地处肃州区东城郊,共有10个村民小组,465户农户1745人,人均耕地1.8亩。近年来,该村按照《甘肃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标准》《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结合永久村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坚持“党建领村、产业富村、基础强村、生态建村、文化兴村”的总体思路,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生态农业快速发展,设施高效农业更加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农民增收渠道逐年拓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下一步,我们努力将永久村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村庄布局合理、村容村貌整洁、产业支撑有力、公共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群众生活幸福的美丽家园,切实走出一条彰显村居特色、突出生态魅力、形成美丽品牌的科学发展新路子,为肃州区美丽乡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王生兵表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