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春节期间“网购”消费,牢记这5条

发布时间:2021-02-07 22:45:25     

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维琴)临近春节,又到了电商以各种促销、打折方式销售的旺期,也是许多消费者网购的高峰期。为了引导消费者在春节网络购物时谨慎选择、理性消费,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春节期间“网购”消费警示。

警示一

选择正规平台 谨防价格欺诈

春节期间,商家往往以降价、打折、满减、送赠品、抽奖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打折”“减免”“优惠”规则更加复杂。消费者应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电商平台。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要坚持货比三家的谨慎态度,可着重查看“买家秀”,即带有商品实拍配图的评价。

警示二

看清活动规则 谨防促销忽悠

消费者要详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确定是否真正满足优惠条件,不要轻易被商家标记的所谓的原价格和打折现价格所迷惑而购买商品。对降价、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要认真辨别、仔细对比,核实优惠折扣的真实性,避免被虚假打折行为蒙骗。在关注商品促销信息的同时,还要了解打折促销活动的条件和规则,以及售后服务条款。

警示三

注意商品质量 谨防虚假宣传

多方位了解选购商品的质量情况,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不被网页图片宣传误导,防范假冒伪劣商品和售后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一定要理性购物,千万别过度囤货,任何商品都有保质期,一旦囤货过多容易因过保质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既损失了金钱也损失了时间、精力。

警示四

谨慎直播带货 谨防消费陷阱

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销售量刷单造假等问题,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造成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通过直播带货购买商品时,重点关注商品的来源、功能、价格及售后服务,不轻信使用绝对化用语,不轻信私下承诺,不轻信宣传画面误导,不被过于低廉的价格吸引。

警示五

注重交易安全 谨防上当受骗

消费者千万不要在没有任何资质认证的网站下单,更不要轻易相信以各种理由要求直接转账至私人账户或点击卖家通过QQ、微信等发付款链接的页面、要求扫二维码进行付款等。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屏、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等,遇到问题时可以在平台上发起维权,保障自身的权益。如未能处理,要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