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担使命·聚同心·促巨变】甘肃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27 09:54:04     

说得清 落得实 叫得响

——我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是党中央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我省从2015年选派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以来,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精准选派,尽锐出战,咬定目标标准,聚焦深度贫困,贯彻精准方略,合力攻坚克难,推动脱贫速度明显加快、脱贫质量明显提高。

  广大驻村干部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困难,扎根农村,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在宣传落实到村到户政策、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化解矛盾疏导情绪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选优配强打造驻村帮扶“生力军”

  为更好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生力军作用,我省不断强化实化驻村帮扶工作日常管理,创新管理机制,细化政策举措,完善各项制度,确保驻村工作队真正“下得去,住得下,说得清,落得实,叫得响”,有力促进了全省脱贫攻坚步伐。

  从2015年起,我省累计选派驻村干部147333人,为全省7262个贫困村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2019年,省级统筹从4个市和8个非贫困县(市、区)调派600名干部充实到12个深度贫困县;省直单位增加选派813名干部,市县单位兜底补派,共抽调10148名干部补充到驻村帮扶工作队。目前,全省7262个贫困村共有驻村帮扶工作队员22596名。

  组织部门负责驻村工作队选派、考核工作,扶贫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建立驻村工作队学习、考勤、公示、例会、报告、自律等制度,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要求,每年驻村不少于220个工作日(含因公出差、开会和培训),其中住村时间不少于160天。明确县委副书记、乡镇领导分别担任辖区内驻村工作队队总队长,从相关部门抽调干部组成专门班子,负责驻村工作队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督促完成重点任务。

严管厚爱当好脱贫攻坚“排头兵”

  “为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帮扶专责工作组先后协调中国人寿保险甘肃分公司、太平洋产险甘肃分公司为全省所有驻村干部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今年疫情期间,又协调太平洋产险甘肃分公司为所有驻村干部办理了新冠肺炎救助保险。”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崇贵介绍说。

  在日常管理上,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坚持实行“三个一”常态化督查通报机制,每月开展县际交叉督查,重点对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每月通报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平台考勤打卡情况,督促驻村帮扶工作队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每月电话随机抽查帮扶责任人到户帮扶情况,督促帮扶责任人履行责任。

  “臊子书记”宋鹏以沙湾臊子为切口,利用“互联网+扶贫”带领村民打造全链条式电商产业,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带不走的幸福路”;甘肃“最美人物”高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持每月为贫困村、贫困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一心为民的帮扶队长朱森平,协调引进社会力量,修建便民桥,建造蔬菜棚,推广旱稻种植新技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2017年以来,全省共表彰先进单位428个、先进个人1375名、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223个,2535名驻村干部被提拔重用。

落实精准方略发挥“六大员”作用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驻村干部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工作,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广泛宣传党的政策,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宣传员、信息员、战斗员、监督员、服务员、指导员”作用,带领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为我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到户到人宣传中央和省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让群众搞清楚自己能够享受哪些政策,在享受政策时有哪些事需要自己动手去做,让群众掌握脱贫政策、理解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驻村干部及时与乡村两级沟通协调,向上反映群众诉求,帮助解决稳定持续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协助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政策措施,配合做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农业保险、农金室等工作,帮助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三年多来,全省驻村帮扶工作队帮助化解矛盾、解决纠纷16.65万个,解决群众就医、上学等急事难事52.73万件,协调所在帮扶单位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政策43.87万场次,筹措帮扶资金18.03亿元,引入社会力量捐助6.34亿元,为我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