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节约风尚从“舌尖”到“心间”

发布时间:2020-09-07 14:45:36     

开栏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本报从即日起开设 “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专栏,深入报道我省各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措施行动,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现代生活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敬请关注。


       9 月 6 日,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柳 沟河高速公路大队民警在食堂就餐。日 前,大队党支部向全体民警、辅警发出倡 议,号召大家要弘扬艰苦朴素优良作风, 打造节约型警营。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辉

 

  “拒绝餐饮浪费,加入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拒绝浪费。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近日,省委宣传部、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宣传教育的方案》,就我省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我省各行业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节约习惯,由机关食堂带头,餐饮企业响应、党员干部作则、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抵制“舌尖上的浪费”,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全民响应 让拒绝浪费成为习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光盘”不只是一句口号,应成为一种习惯。

  “阿姨,帮我打三个菜半份米饭的套餐……”9月5日12时,走进兰州工业学院南校区食堂。随处都能看到“盘中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你我助”等宣传标语。由于正值午饭时间,打饭窗口已排满了就餐的学生。

  “虽然半份米饭和一份米饭只差5毛钱,但是吃多吃少自己心里有数,学校之前就开展了‘光盘行动’,平时也经常宣传,现在大家都已养成习惯了,平时吃饭都会吃完,不会随便浪费粮食。”正在打饭的大三女生说道。

  “牛肉面8元,儿童面5元,酸菜牛肉面9元,两和9元……”兰州市城关区甘家巷的老印象传统牛肉面店内放着一台自助点餐机,在屏幕上点击“点餐”图标后,出现各种面食的选项。

  “平时我们一家三口吃饭,老婆和孩子分一碗面吃,自从推出儿童牛肉面的选项后,用餐方便多了,不仅能吃的饱,还不浪费。”正在用餐的王先生说道。

  提起餐桌上的浪费,很多人只会想到外出用餐,但家庭餐桌浪费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家庭里剩菜剩饭及变质食物不少见,所以拒绝餐饮浪费不应局限于餐馆,也应该延伸到每个家庭的餐桌上。

  9月5日上午,在七里河区杨家桥菜市场里,市民陈阿姨在挑选着各种新鲜的肉类和蔬菜,最后买了半只鸡和一些蔬菜,这是她和丈夫一天的菜量。

  “现在大家吃的都不多,所以现在煮饭都会少煮一点,既减少了浪费又保持了健康。”陈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光盘行动从机关食堂做起

  “大家吃多少就打多少,不要浪费,不够还可以再打……”走进酒泉市肃州区纪委监委机关食堂,就能看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吃多吃少、光盘正好”等宣传牌摆放在显眼位置,时刻提醒大家养成文明用餐的习惯,以实际行动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我们采取微信报餐的方式,精确统计就餐人数,按需备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同时,根据每周菜单精细化采购食材,最大限度降低损耗。”肃州区纪委监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机关食堂还配备了大中小取餐勺,方便大家按需取餐,摆放保鲜袋,吃不完的打包带走,减少粮食浪费。

  9月4日中午就餐时间,白银区人民检察院机关食堂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就餐干警在领取餐点前,都会拿到一张《文明餐桌倡议书》。倡议书的背面,则是《文明餐桌承诺书》。为倡导文明节俭用餐的良好风尚,提升勤俭节约的自觉性,白银区检察院特地在机关食堂举行了此次“文明餐桌”倡议承诺活动。

  干警们就餐完毕后,全部在《文明餐桌承诺书》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小时候大都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因为好日子过得久了,就起攀比之心。文明餐桌提醒我们,从光盘开始,重拾勤俭节约美德,做新时期的文明人。”一名干警说道。

精准监督向餐饮浪费亮剑

  “用餐量可以根据不同用餐者的需求设置大、中、小三类标准……”近日,临洮县纪委监委派出纪检监察组对县政府食堂开展监督,发现没有设置大中小用餐标准、个别干部存在用餐浪费现象等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

  “我们将通过此次监督,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倡议,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始终保持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榜样,推动全县人民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临洮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群众的好日子’……”近日,张掖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和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结合起来,通过有力监督推动各级各部门自觉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让“舌尖上的浪费”无处遁形。

  张掖市纪委监委在督促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完善相应制度、落实好行业监管责任的同时,一方面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查阅账目等方式,督查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厉行节约情况,推动完善公务接待、国企商务接待等制度,建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把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餐饮浪费作为纠治“四风”问题重要抓手,多渠道公开举报方式,广泛受理信访举报,对公务接待中的浪费行为和党员领导干部餐饮浪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张掖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形成勤俭节约风尚,纪检监察机关在发挥表率作用的同时,大力开展以“节约”为主题的家风家训故事征集,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