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有许多硬仗要打,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时间非常紧迫。”
“要进一步统一冲刺收官思想,提振信心,加大马力,坚持问题导向,一个问题一个问解决,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李山村一隅。
6月17日,省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张家川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推进会,就做好张家川县脱贫情况接受国家普查等一系列工作作出新部署,并简明扼要提出“清底数、明任务、有产业、知政策、兜底线、常监测”六句话新要求。
靶心不变、焦点不散。省委政法委作为省直帮扶组长单位,将进一步协同省直帮扶各单位和各级帮扶力量,扎实推进张家川县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提升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成色,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走向全面小康生活。
清底数:拉网摸排做到了然于胸
国家对脱贫县开展普查将是一次“大考”。此次新部署紧密结合全县脱贫攻坚"3+1"冲刺清零和"5+1”专项提升行动还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从多个方面拉网排查,做到了然于胸。
各级各帮扶单位必须把握细节,特别是义务教育控掇保学、基本医疗政策落实、住房情况、饮水安全等,要一个一个过“筛子",到户到人,建立台账。
各单位的帮扶村有几户未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是谁,致贫原因和返贫风险在哪里,采取什么措施,村上的产业、合作社等方面有什么问题等等,都要一一摸排,造册登记,挂牌督战,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帮扶干部必须搞清帮扶户的基本情况,主要收入靠什么、产业是什么,家里有没有大病患者、是不是享受了医保政策,有没有参加合作社、分红情况怎么样等等,都要心中有数,做到用心帮、真正扶。
省委政法委驻村帮扶干部走访慰问帮扶户。
明任务: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
近几年,张家川县从中央和省上巡视、考评、暗访督查反馈的问题中,先后认领整改了一批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普查中容易出纰漏的问题。对此,此次部署要求进一步对标对表,实行问题大揭底、短板大盘点,牢牢抓住最后一次全面整改的机会,不折不扣把各种问题解决到位,坚决打好歼灭战。
加大保学劝返力度,把助学贷款、学费生活费等资助政策坚决落实到位,不能让一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因为贫困而辍学。加大托底医保政策执行力度,落实好“一站式"结算政策,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小病、常见病能看得起,得大病也能确保全家吃穿不愁。
进一步落实危房识别标准,切实抓好“四类对象”危改任务,深入推进“清零”行动。易地搬迁要重点在提高入住率上下功夫,强化后续帮扶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从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个方面入手,从“源头”到“龙头”,全面排查,让所有贫因群众都能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有产业: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
脱贫致富看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是关键。此次部署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就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增收明显、持续稳定的扶贫产业提出明确要求。
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扶贫车间稳步发展,支持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努力实现县有主导产业、村有致富门路、户有致富项目的目标。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解决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产业、就业等影响贫困群众增收的问题。在农用物资保障、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本地企业吸收劳动力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稳住收入达标的基本盘。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帮助群众解决 "卖难”问题。
畅通董家村的产业路、扶贫路。
知政策:切实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据悉,国家普查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要了解干部和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此次部署从帮扶干部如何自己掌握政策到帮扶干部怎样入户给群众宣传作出详细安排。
一方面,督促各级干部和帮扶人员加强学习熟练掌握脱贫攻坚政策内容,包括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另一方面,把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让群众清楚每一项政策,明白每一个关注点,不但知道自己应该享受哪些政策,而且要能说出已经享受了哪些政策。
该培训的培训,该开会的开会,该入户的入户,通过政策宣传,让广大群众深切认识我们党一心为民的宗旨和情怀,从而更好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兜底线: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这是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也是底线要求。此次部署强调,要落实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好重点群体稳定脱贫难题。
做好老病残等重点群体兜底保障,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切实解决好他们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对"五保户”、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等特殊困难群众,要给予特别关心和照顾,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同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对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再检查再排摸,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逐一进行销号清零,保证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省委政法委机关干部在帮扶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常监测:动态掌握解决各种新问题
“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脱贫攻坚政策‘急刹车’。”新部署进一步强调,对已脱贫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不但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真正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
建立常态化致贫风险监测机制,紧盯剩余贫因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跟踪开展“回头看”“回头帮”。
通过动态摸排,对存在潜在返贫风险的,要早掌握、早预警,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隐患和苗头,提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注意掌握新情况,如偏远地区学生劝返之后又辍学的,患病群众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的等种种情况,要高度重视,动态摸排,及时解决。(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剑强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